返鄉高材生:土里刨食風生水起
在淘寶網上,有這樣一家皇冠賣家,叫“對面小城”,主營黃豆、小米、黑豆、大米等農產品。這家主頁“裝修”得并不豪華的網店,商品銷量卻十分可觀。打開每個“寶貝詳情”,就像推開了一個農家小院的大門,撲面而來的是淳樸憨厚的鄉土氣息。這家淘寶店的店主就是黑龍江明水縣樹人鄉對面城村村民喬衛齊。
喬衛齊的家是一棟普通的民房,只是門口多了“對面城村淘寶代購服務點”、“明水縣青年電商創業帶頭人”的招牌。他2007年曾以600多分的高分考取蘭州大學,學的是核專業,畢業后謀得了一份讓無數人羨慕的月薪過萬又解決北京戶口的工作。但身為獨生子的他,一直放心不下家中年邁的父母,他決心回鄉創業。2012年底,他正式回鄉創業,“對面小城”淘寶店成了他的事業新起點,主營當地的農副產品,黑土地的放心大米、綠色小米和非轉基因黃豆都是店里的明星產品。他把這些黑土特產,打上精包裝,裝上小布袋,行情一路看漲。從*初的一個月幾個單子,發展到現在月均近千個單子。幾年下來,銷售額達到了100多萬元,每天發貨量在30筆左右,日成交額3000元左右。“對面小城”的農產品遠銷廣東、浙江、上海、北京等地。
網銷供貨商:土產嫁接洋思路
27歲的姜大星是明水縣樹人鄉人,2008年畢業于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和喬衛齊一樣,他的創業路也是在黑土地里“刨食”。
2013年下半年,姜大星注冊了一家網店,起名為通肯河雜糧放心店。他說,創業的商機是在媳婦坐月子時四處淘放心小米想到的。當時他推出的*個精包裝產品就叫“月子米”。其實,在開設網店之前,小姜就接手了父親的米業加工廠,在明水縣城也有一家100多平方米的米業實體店。線上,借力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營銷,線下,實體店形象展示相輔相成。他甚至把網店打造成渠道平臺,為100多個網上店鋪供貨。姜大星還從單一的淘寶平臺發展到微信、微博多個渠道銷售。僅去年一年,他為淘寶商家供應的雜糧總量就達160多噸。姜大星說,雖然賣的貨都是“土里土氣”的農家雜糧,但也得有自己的身份。他在網上重新注冊了通肯河綠色產品直營店,現已申請省*。
小姜是個行動派,他又在琢磨著把這些“土”貨和“洋”思路嫁接一下。這不,他瞄上了“眾籌”,將目標客戶鎖定為眾多在南方的東北人。采取眾籌模式,吸納村里農戶為這些客戶私人訂制農產品、農家菜。姜大星說,他要把攝像頭安到種植基地,這樣老鄉們和買家可以通過視頻,遙看家庭農場,春種、夏鋤、秋收、冬藏盡收眼底,想吃哪家的小園菜,哪里的小笨雞都可以實現。據了解,在明水這個弱縣小城,像喬衛齊、姜大星這樣的農民電商還有不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