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們來了以后,有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就是整個西藏日喀則白朗縣面臨著脫貧摘帽的問題。”山東省濟南市第八批援藏領隊、日喀則市副市長、白朗縣委常務副書記黃曉廣表示,援藏工作組和白朗縣委縣政府通過研究,一致認為白朗縣想脫貧摘帽,主要的措施應該是發展產業,通過發展產業來帶動群眾脫貧。經過討論,白朗縣發展產業確定從5方面下手,蔬菜產業、枸杞產業、高原青稞產業、高原飼草產業和手工業。
黃曉廣表示表示,濟南市從1998年開始就對白朗縣進行蔬菜產業的支援,對當地群眾搞了20多年的培訓,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和技術基礎。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認為,應該把蔬菜產業繼續發展壯大。針對這一點,援藏工作組對白朗縣進行了一個深入的調研。2016年以前,整個白朗縣群眾的蔬菜種植基礎基本上有,但是規模比較小,比較分散,援藏工作組經過研究,認為壯大蔬菜產業還得走市場化、企業化、規模化的路子。
這三年來,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和縣委縣政府一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大力發展萬畝有機果蔬、萬畝有機青稞、萬畝有機枸杞、萬畝飼草與規模化養殖“四個萬畝”的產業發展重點,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截止2018年年底,已對接招商引資項目達20多個,協議資金達3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3億元,招商引資無論簽約資金總量還是工作進度,均在日喀則市名列前茅,在全市形成了招商引資的“白朗模式”。
“現在整個白朗縣的蔬菜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談及白朗縣的發展,黃曉廣頗為自豪,“我們2016年來的時候,整個縣里的園區設施蔬菜面積大約是248畝,現在已經發展到了4600多畝,整個規模面積大概擴大了20倍,現在基本上是西藏*的蔬菜生產基地。2018年白朗縣已經實現了脫貧摘帽,經過了國務院的*終驗收,整個蔬菜產業,整個產業發展,在脫貧摘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白朗縣還被日喀則市評為產業扶貧的優勝獎,獲得了日喀則市蔬菜的*一個生產獎。2018年在日喀則市18個縣區綜合考核中,白朗縣排名*。
2016年6月以來,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秉承“在繼承中發展的理念”,堅持科學援藏、智力援藏,在前七批援藏工作的基礎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始終將發展白朗蔬菜作為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牧民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持續加大對蔬菜產業的投入和扶持,助推白朗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白朗蔬菜成為了真正惠民生、強基礎、叫得響的援藏品牌亮點,為白朗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同志在全區對口支援扶貧工作會議上對白朗發展蔬菜產業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山東援藏在白朗縣這片看不到產業發展希望的土地上,將蔬菜種植打造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重要的產業,成功樹立了“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品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