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近日,永州市江永縣上江圩鎮桐口村后山,隨著一陣清亮的敲鑼聲在山谷中響起,200多頭土豬成群結隊從山上跑下來,朝著敲鑼人聚攏。
敲鑼人是村民盧東輝,說起自己養的土豬,盧東輝顯得頗為自豪。“這些放養的土豬不用我操心,白天自己在山里覓食,餓了吃些葛根和野果,渴了喝泉水,是地道的生態土豬。”
今年39歲的盧東輝,曾在廣東打工多年。2016年,盧東輝偶然得知土豬肉價格高,市場需求量大。“老家林地多,水質好,能不能搞生態養殖?”有了這個念頭后,他便琢磨著返鄉創業。當年,他借了3萬多元作為啟動資金,買回11頭“巴馬香豬”豬仔。由于沒有養豬經驗,他一邊參加縣里組織的養殖創業培訓,一邊按照自己的思路訓練豬仔。
剛開始,盧東輝采用敲鑼的方式進行訓練,豬仔們并不買賬。早上,打開豬圈門敲鑼,豬仔們蜷成一團,不肯出去。無奈之下,盧東輝只能一一驅趕,豬仔出了豬圈又立刻跑得無影無蹤。但是,盧東輝沒有放棄,每天定時定點敲鑼訓練,并且每次都給“聽話”的豬仔喂食一些玉米粒作為獎勵。就這樣堅持訓練幾個月后,豬仔們漸漸“聽”懂了他的鑼聲,服從馴化。
豬仔們養成了習慣,盧東輝也省了心。早上7點把土豬趕到山上放養,下午5點敲鑼帶土豬回豬圈。由于山中放養的土豬自行覓食,經常在山里活動,所以相比圈養的家豬,抵抗力更強,盧東輝基本不用操心。村里人因此給他起了個外號“懶漢”,大家都羨慕他這種省時省力的“懶漢養豬法”。
“母豬一般每年能產2胎,每胎平均產6-7頭豬仔。這個品種的豬,一般能長到40多斤,每斤能賣到40多元。”盧東輝告訴記者,2017年底,*批土豬出欄,共有40多頭。由于口感好,且飼養方式綠色健康,土豬肉一上市就被縣里的各大酒店訂購一空。2019年,預計出欄土豬200多頭,收入在30萬元左右。
盧東輝的故事,很快傳遍附近的村莊。在他的帶動下,附近村已有6戶村民開始用“懶漢養豬法”放養土豬,還有10多戶村民正準備加入。“今年下半年打算成立一家‘深山土豬養殖合作社’,擴大全村土豬養殖規模,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盧東輝激動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