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黨委政府、玉龍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在石鼓鎮大新村委會保豐樂村民小組開展了草地貪夜蛾調查及應急防控工作。
據了解,草地貪夜蛾,也稱秋黏蟲,隸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它的成蟲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100公里左右;成蟲通常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公里;在適宜的區域,可周年繁殖,一年可發生多代。被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的玉米植株,葉片葉肉被取食后剩下葉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狀“窗孔”,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草地貪夜蛾于2019年1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發現,發展很快,到目前全省已在15州市發生為害。麗江市玉龍縣人民政府在玉龍縣農業農村局召集全縣各鄉鎮(辦事處)召開了草地貪夜蛾監測調查防控工作會議。近日,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大新村委會保豐樂村民小組發現疑似蟲情,經云南省植保站專家確認為草地貪夜蛾。
為及時控制草地貪夜蛾的發生危害,麗江市石鼓鎮及玉龍縣農業農村局在大新村委會保豐樂村民小組開展草地貪夜蛾調查及應急防控工作。在應急防控工作中,縣植保站和石鼓鎮農技部門讓群眾了解掌握草地貪夜蛾的形態特征、危害狀況和防控方法,向群眾詳細講解草地貪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玉米的葉片、雄穗、花絲、籽粒和穗軸,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并就如何做好防控,抑制草地貪夜蛾病蟲害發生,提高糧食產量進行了講解。同時,還對村民發放了草地貪夜蛾田間識別及調查方法的宣傳單、防治草地貪夜蛾的農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