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的科技特派員惠天朝今年第十次走進浙江麗水十里荷家庭農場。他和“農創客”鄒偉軍合作實施“跑道養魚”技術,讓“高效無公害池塘循環流水養魚技術與示范”項目成功落地,使得馬口魚*在蓮都養殖成功,325平方米的魚塘獲得了39萬元收益。
魚類養殖不但沒有污染環境,還給周邊荷塘里的荷花、田野里的火龍果、芒果種植提供了有機肥,秘訣就在于科技特派員給“跑道”型的水塘加了一個水泵,一方面提高水里的氧氣濃度,增強魚的應激能力,一方面將魚的排泄物收集處理,肥了荷塘,綠了農田。
“樹莓又稱為覆盆子,藥食同源,給我帶來至少兩項收益。” 創業7年來,“本潤農業”堅持原生態種植,施行“放養式”管理,讓樹莓和西溪村的自然生態融為一體。
“本潤農業”總經理胡理濱介紹說,食用樹莓進軍“盒馬生鮮”等城市高端水果超市,藥用覆盆子則賣給修正藥業等醫藥企業。僅僅去年,企業就獲得了有機認證和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兩項認證。
“來自浙江省中藥研究院的科技特派員任江劍為麗水覆盆子的發展提供了檢測和監管的技術援助。正是這位科技特派員的一再要求,企業才開始原生態種植覆盆子,不用農藥,只施有機肥。”胡理濱笑著說道。
蓮都區聯城街道夫人山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的“高參”是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的科技特派員斯金平教授。他負責蓮都區多個鐵皮石斛基地的技術指導,并在夫人山開創農旅融合新模式。夫人山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唐偉珍介紹說,夫人山所在的黃村為了發展民宿經濟,想到了發展觀光農業。斯金平考察了夫人山的生態環境后,提議能不能讓村民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利于采摘,農旅融合。
“科技特派員來到蓮都農村,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出‘金點子’,以維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大力開發農產品的生態價值。”蓮都區科技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主任陳敏紅說,“農創客”需要科創引領,科技特派員送科技上門,使其生態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更高,經濟價值更優,市場競爭優勢更明顯。2018年,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在蓮都區共實施科技項目12個,培養科技鄉土人才35人,使農民增收共計920萬元,讓1024人實現了返鄉創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