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華華家庭農場的菜農吳金山的圓葫賣了好價錢,他欣喜地說:“這還得感謝小何老師給我們推廣的蔬菜苗。”
吳金山口中的小何老師,就是柯城區蔬菜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被譽為“首席菜農”的何潤云。今年春天,衢州雨水多,好多農戶自己培育的蔬菜苗死了大半,何潤云知道后*時間給菜農帶去了全人工光智能化LED燈育苗技術,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今年48歲的何潤云,是柯城土生土長的“田間姑娘”。1996年,大學園藝(蔬菜)專業畢業后,她來到柯城區蔬菜辦公室,做起了農技推廣工作。23年來,她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榮獲全國*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諸多榮譽,但她卻說:“我還是喜歡別人叫我‘小何老師’。”
剛工作時,菜農們不太信任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2002年,何潤云開始指導七里鄉大頭村蔬菜生產。這個村的蔬菜病蟲害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產量急劇下滑,束手無策的村民對種菜灰了心。破解難題后的何潤云滿懷信心地向村民推薦蔬菜嫁接集成育苗技術,結果沒有一戶菜農愿意嘗試。
“推廣技術再難也得迎難而上。”何潤云帶著資料和標本挨家挨戶地推廣。*后,在何潤云的指導下,菜地里居然種出了2米多高的“茄子樹”,畝產達到原先的一倍以上。菜農一下子對眼前的小姑娘刮目相看,紛紛采用嫁接集成育苗技術,大頭村也從貧困村一舉成為種菜致富典型村。
何潤云用真功夫贏得了菜農的信任,成了柯城菜農心中的“首席菜農”,大家只要有問題就會撥打“小何老師”的電話求教。23年來,何潤云的手機電話簿和微信通訊錄存下了1000多位農民的聯系方式,腳上沾過柯城每個行政村的泥土。農民起床早,蔬菜一旦發病會立馬找何潤云。凌晨接到菜農的電話是常有的事,何潤云來者不拒,有問必答。
外表質樸、個性溫和的何潤云干起工作來毫不含糊,“能吃苦、停不下來”是她的標簽。“基層農業太需要科研了!”她一邊指導菜農,一邊搞科研,累并快樂著,常常是白天下鄉,晚上回家寫材料,一忙就到了凌晨。工作以來,她先后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省、市級項目80余個,累計給農民舉辦技術培訓班130余期,培訓9000余人,主編或參編出版專著8本。
在何潤云的指導下,嫁接集成育苗、全人工光智能化LED燈育苗、“肥水一體化”、殺蟲燈、黏蟲色板等各項新技術在柯城區各個鄉村推廣運用,幫助柯城農民增收數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