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五月,行走在大安大地,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繁忙景象。農民們有的起壟整地 、有的移栽瓜苗……一幅多彩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今年,大安市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尊重農民意愿為前提,不斷深化種植結構調整,本著“早計劃、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的原則,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春耕工作。
農資儲備保春耕
今年,大安市備耕總體需求5億元。目前,資金已籌集完畢,其中農民自籌3.4億元,發放貸款1.6億元,銀信貸款充足完全滿足種植業生產需求。全市需求各種農作物種子860萬斤,其中玉米種子需求260萬斤,已全部到戶。大安需求化肥10萬噸,其中春耕需求8萬標噸。目前,已購進化肥8萬噸,入戶7.6萬噸,占需求量的95%。化肥品種多、貨源足,農膜、農藥等農用物資貨源充足,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農機具和機電井已全面維修完畢。同時,繼續與保險公司合作,為農民及農業發展上了一把“安全鎖”。
調優結構促春耕
大安市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業態,夯實農業基礎,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測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全市現有耕地面積203萬畝。計劃落實玉米面積99.5萬畝,水稻26萬畝,高粱、大豆等其他糧食作物面積37.9萬畝。西甜瓜、花生、美葵、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8.3萬畝,飼料作物1.3萬畝。今年,繼續擴大土地流轉,引導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集中流轉土地,促進規模經營。繼續推進種植業質量提升工作,推廣標準化主推技術和規程,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標準化生產,落實標準化核心區和基地。加大了“控藥、控肥、控水、控膜”措施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多種方式推動農藥、化肥負增長,發展綠色農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科技培訓助春耕
年初以來,大安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陸續組織開展了以傳播農業政策和科技知識為主線的科技培訓服務活動。重點圍繞鄉村振興、農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及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推廣等內容進行宣講,全面唱響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為春耕備耕奠定扎實基礎。落實技術人員包鄉、包村、包戶、包地塊制度,實行績效考評,使技術人員接地氣,面對面地提供技術服務,貼近群眾,貼近生產,貼近實際。培訓農民2.9萬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52600余份,并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培訓生產明白人4.5萬名。
加大服務護春耕
為確保農民購買到放心的農資產品,對全市種子經銷點進行質量監督檢查,對各農資銷售點經銷的種子、化肥、農藥、農機配件等進行檢查,嚴厲打擊各種無證、證明不全等經營行為,重點打擊非法出售種子、未審先推等現象,嚴禁假、劣產品流入市場,確保讓農民買到放心農資。同時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繼續增打抗旱應急水源井,為春耕生產提供水源保證。組織技術力量,充實到生產一線,全力搞好抗旱設施的維修和保養。抓好抗旱井、柴油和用電供應,確保春耕期間合閘出水、車動有油。加強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灌溉節水農業。加大抗旱服務體系建設,減小春旱的影響。
此外,還組織各鄉(鎮)對受災戶、特困戶、病殘戶進行認真排查,摸清底數。積極落實鄉村干部和市直部門包保責任,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動員黨員、干部和有能力的農民,搞好對貧困戶的包保工作,為他們擔保或安排擔保對象,聯系信用部門提供小額貸款,確保他們開犁有種,種地有肥,為確保今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