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410只新西蘭種羊在經歷15個小時的越洋飛行后,于15日19點抵達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這批新西蘭種羊成為寧夏歷史上*從國外直接引進的大中型活動物。
據了解,此次寧夏從新西蘭進口種羊共3000余只,于5月15日和20日分兩批乘坐包機空運至銀川。其中山羊2700余只,品種為“薩能”“阿爾卑斯”“吐根堡”,綿羊300余只,品種為“東弗里升”。其產奶性能穩定,產奶量高,奶質優良,營養價值較高。每只羊價格在1.3萬元左右,貨值近4000萬元。種羊包機抵達空港口岸,經銀川海關現場檢驗消毒合格后,將由專業檢疫人員負責押運至指定隔離場,進行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隔離期間,銀川海關將根據要求,對進口種羊進行24小時檢驗監管,在全部合格的情況下,將運往內蒙古、陜西等省區投入養殖生產。
“此批種羊的入境,標志著寧夏*進口大中型活動物檢疫隔離場正式投入使用,也是銀川海關以‘*申報、查檢合一、統一執法’的通關一體化新模式實施口岸現場檢驗檢疫、實現快速通關放行的首批進口種畜業務。今后,大中型活動物可以直接從銀川空港口岸入境。”據銀川海關副關長常林介紹,隔離場位于寧夏平羅縣,2018年通過海關總署審批驗收,占地約100畝,可容納7500只山羊隔離。為種羊入境,海關開辟了“綠色通道”,將通關時間進一步縮短。
這批種羊均由內蒙古樂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購買,據總經理趙德禹介紹,之所以選擇銀川作為種羊進境口岸,主要看重的是寧夏良好的區位優勢、場地情況和飼草料資源。“寧夏和*終養殖地內蒙和陜西的距離都不超過600公里,適宜奶山羊在隔離檢疫中盡快度過應激期,并能快速運到客戶牧場,減少羊群不良反應。”
為了防止國外疫病傳入國內,中國對于活體動物的進口及檢驗檢疫程序有著嚴格規定,銀川海關現已成立進口新西蘭種羊檢疫工作領導小組和進境種羊檢驗檢疫監管獸醫工作組,銀川海關獸醫專業人員將進駐種羊隔離場,對該批種羊開展24小時現場檢疫和監管,對種羊進行采血,開展布氏桿菌病、副結核等疫病檢測工作。
該批進境種羊將先后經歷臨時隔離場考核許可、進境種羊審批許可、預檢獸醫國外預檢、入境口岸現場檢疫、45天隔離檢疫、實驗室檢測等六個重要環節,隨后運往國內各生產基地進行繁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