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從農業產業化到“三區”共建共享
從農業產業化到“三區”共建共享
農業網   時間:2019/5/20 9:13: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88

  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研究部署農業農村工作時,兩次提到了“諸城模式”。山東省諸城市這個縣級市,再度成為“三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諸城模式”的本質特征和時代價值是什么?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如何創新提升“諸城模式”?

  今年初,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參加山東省兩會濰坊代表團審議時表示,“諸城模式”是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社區化等農業農村改革創新經驗的集成,其本質是推動農業生產要素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優化配置;方向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堅持問題導向,大膽改革創新;歸根結底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當前,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創新提升“諸城模式”,就要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核心,賦予“諸城模式”新內涵新標準新要求,蹚出一條鄉村振興的“諸城路徑”。

  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要求,已在諸城轉化為“撲下身子、踽踽求索”的具體行動。“通過反復調研,我們選擇了‘三區’共建共享這一方向,進一步深化、拓展、創新、提升‘諸城模式’。”諸城市委書記桑福嶺說,“立足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社區化兩大優勢,發揮縣域經濟強、龍頭企業多、城鎮化程度高的優勢,以推進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共享為抓手,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產城融合、共融共生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農民在縣域內過上市民化的生活。”

  近30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為諸城“三區”共建共享奠定了物質基礎

  記者走進昌城鎮得利斯村,只見整齊劃一的二層聯體小別墅錯落有致,寬闊筆直的瀝青路兩側人來人往,村內外商業氣息濃厚,綠化帶四季常青,街心公園景點遍布,企業廠房寬敞明亮……“俺村能有今天,就是靠鄭和平從1986年開始帶著全村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先是面粉廠,后來是肉制品廠,這才有了現在的得利斯集團和得利斯村。”已年近古稀的村民鄭剛烈說。

  彼時的諸城農民,勇立市場化改革的潮頭,針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脫節的問題,探索出貿工農一體化發展道路。后來,又針對農產品品種少、規模小、質量不高等制約條件,推動了以“確立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實現規模經營”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徑,逐漸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格局。

  得益于農業產業化發展,諸城很快形成了以種養業為基礎的兩大產業鏈:一是糧食種植、加工、精深轉化產業鏈,催生了以興貿玉米、東曉生物等為代表的亞洲*的玉米淀粉、變性淀粉、肌醇生產基地;二是畜禽育繁推、產加銷生態循環產業鏈,催生了諸城外貿、得利斯、華寶等國內知名畜禽產品加工企業。

  “而且,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積累和培養的人才等,又為諸城的工業騰飛奠定了基礎。”諸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峰梅說。如今,不靠海、無礦產和交通優勢的諸城,已形成了汽車、食品、服裝紡織、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等優勢主導產業,培育了福田汽車、新郎希努爾、諸城外貿等14家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是亞洲*的經濟型商用車生產基地、全國食品工業強市、中國男裝名城、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2018年,諸城完成財政總收入106.4億元,人均GDP達79146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0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89元。

  可以說,近30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諸城“三區”共建共享的物質基礎。

  十多年的農村社區化發展,為諸城“三區”共建共享提供了獨特優勢

  5年前,在傳統農村生活了40多年的枳溝鎮居民張祚慶,主動認購了社區服務中心東側蓋起來的二層聯體小別墅。“當時社區這些小別墅還沒蓋起來我就看中了,剛開始賣我就來占下了一戶。俺這附近很多老百姓都住了進來。”張祚慶說,“還真是,現在就過著和城里人一樣的日子。俺在國信橡膠公司干,媳婦在服裝廠干,活兒不累,工資高的時候一個月能掙1萬來塊。這兩個廠就在社區工業園里,騎車上下班也就十來分鐘吧。”

  張祚慶能夠過上“就地市民化”的生活,得益于諸城自2007年起推進的農村社區化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科學定位、服務農民,地域相近、規模適度”原則,把全市1249個村莊規劃建設為208個農村社區,每個社區涵蓋約5個村,服務半徑約2公里。

  以社區為載體,通過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下移、經濟功能拓展和聚合居住區建設,諸城農村社區逐漸發展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產業發展平臺、聚合居住平臺和社會管理平臺。

  談到推進農村社區化建設的初衷,諸城市委副書記孫吉海說:“當時,國家提出了‘以工哺農、以城帶鄉’發展戰略,開始推進新農村建設。諸城有1200多個村,點多面散,且空心化、老齡化嚴重,如果全面推進,不僅進程緩慢,還有可能造成較大浪費。基于此,經過深入調研,諸城選擇了這種‘多村一社區’建設模式。”

  到2018年底,諸城208個農村社區在吸引農民居住和就業方面,已經成為除市區和鎮駐地外,帶動各類要素聚集融合的“第三力量”。如今的諸城農村社區,暖氣、燃氣等已經進入尋常百姓人家,垃圾和污水也實現了統一集中處理,不僅各種公共服務齊全,幼兒園、小學、衛生室、超市、飯店、金融網點等多元化服務設施也已枝繁葉茂,成為了諸城農民就近改變生產生活狀態的“*”,為諸城推進“三區”共建共享提供了獨特優勢。

  全力推進“三區”共建共享,是諸城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

  龍都街道大源社區是個“社企共建型”社區,該市龍頭企業大源公司已累計投入4億多元,整合流轉6個自然村的1萬余畝土地,發展以園林為主的產業園區和田園綜合體項目,不僅常年用工800多人,還將社區建設成為諸城西南區域的“天然氧吧”,17處旅游景點全部免費開放,成為社區農民的“家庭花園”。“以前都向往著搬到城里去住,現在是城里人想到咱這兒找尋田園生活。”社區居民梁啟義笑言。

  2018年以來,這樣的變化在諸城208個新型農村社區上演著,其根源在于諸城出臺的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共享頂層設計:堅持產業為要,圍繞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建設生產園區,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宜居為本,圍繞組織振興和文化振興提升生活社區,改造提升社區服務中心,深化基層治理創新,傳承鄉村*文化;堅持綠色為基,圍繞生態振興建設生態景區,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拓展農業生態功能。

  “在具體的推進政策上,諸城立足‘三區’共建共享,著力打破導致城鄉要素分割的‘藩籬’。”諸城市副市長楊連富說。一方面,諸城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深入實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通過股份多元化、經營多模式,構建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機制。另一方面,著力引導城市資源要素下鄉,以擴基地、建園區為主要內容,暢通工商資本下鄉投資渠道,完善“產業聯盟+龍頭企業+特色園區+種養農戶”“新型經營主體聯盟”等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集群式發展、利益鏈條式分配。

  桑福嶺坦言:“我們全力推進‘三區’共建共享,目的是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農村社區化發展水平,進而實現生產園區化、生活社區化、生態景區化,筑牢新時代諸城鄉村振興的底座,讓農民就業在園區、生活在社區、休閑在景區,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打造‘三生三美’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諸城貢獻。”

  日前,在諸城舉辦的“鄉村振興諸城機遇”分享交流會上,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祥臨認為:“諸城的‘三區’共建共享,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諸城模式’新內涵,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