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致富產業鋪路。近年來,廣西那坡縣認真打造邊民致富產業,建成10萬畝扶貧產業園,邊民持續增收有了可靠保障:一是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質量高。目前引進高山繅絲廠,同益新絲綢廠兩個桑蠶相關企業,對邊民生產的蠶繭進行保護價收購。二是出臺優惠政策,產業發展快。貧困戶種桑養蠶享受以獎代補政策,建蠶房有補助,售蠶繭有保護價。三是創品牌,產業發展生命力強。那坡的蠶絲部分達到6A級標準,是全區*達到這個標準的桑園產地,為此那坡縣注重創本地品牌,注冊“那坡生絲”品牌以統一對外發布和銷售那坡桑絲相關產品。
目前,全縣桑園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的有德隆,百合兩個鄉,每年依靠種桑養蠶脫貧的農戶幾百戶,桑蠶業成為脫貧致富*產業。
脫貧致富,交通先行。近兩年,廣西那坡縣投入近3億元資金改造提級邊境村屯公路,全縣實現邊境3公里范圍內村屯全部開通水泥路。公路改善后,邊民建房成本下降,農產品流通加快,致富道路變寬。百南鄉弄民村地處邊境,山高路陡,前年開通水泥路后,村民改造住房,運料成本減少近萬元,村民建房積極性大增,全部起建新房。百合鄉是遠近聞名的桑園萬畝鄉,蠶繭豐收的時節,邊民依靠便捷的邊境公路網絡,快速運輸,銷售蠶繭,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