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到水富市向家壩鎮水河村石龍村民小組周萬沖建成的豬圈里,一頭頭活蹦亂跳的多彩“香豬”惹人喜愛,這是打工回鄉青年周萬沖養殖的特種豬,讓他走上了特種養殖的創業之路。
30歲的周萬沖,之前在浙江省打工七八年,2017年回鄉后學習養豬技術,他養豬的信念是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樣才能在生豬市場上站穩腳跟。他說干就干,通過打工積攢的資金和向銀行貸款,共投資30萬元建豬舍、買仔豬,先后從四川省雅安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購進藏香豬和巴馬香豬種豬12頭進行生態放養,并于2017年12月成立水富聚泰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有5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如今,合作社存欄藏香豬50頭、巴馬香豬70頭、烏金豬30頭,其中有17頭種豬,合作社還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去年,合作社出欄藏香豬和巴馬香豬16頭,通過宰殺后做成臘肉銷往浙江省,每公斤臘肉120元,實現收入3.5萬元,除去飼料、獸藥等成本,每頭豬可賺1600元左右。
藏香豬豬肉中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實為主食,成年豬平均體重不足50公斤。巴馬香豬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因其骨細皮酥,肉質細嫩,肌肉鮮紅,味美甘香,營養豐富,勝似山珍野味。這兩個豬種需要一年的飼養周期,周萬沖主要以麥麩和豆面作飼料,并進行生態放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