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田林,山野綠蔭,野花遍地,蝶舞蜂飛。廣西百色田林縣定安鎮常井村毛坪屯貧困戶陳叢愛的蜜蜂養殖場里,蜜蜂飛進飛出采蜜忙。
陳叢愛是2015年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聾啞人,家中還有70多歲老父親。2016年,田林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為他免費送來了2箱蜂種,并派技術員上門指導。目前,他養殖的蜜蜂已有100余箱,一年收入接近3萬元。
“養殖蜜蜂不爭田、不占地、投資少、見效快,不需要重體力勞動,很適合勞動能力弱的貧困戶。而且市場前景好,銷路不成問題。”定安鎮分管扶貧的副鎮長介紹,該縣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在定安鎮落戶后,已集中安置貧困殘疾勞動力12人,扶持貧困殘疾人家庭96戶386人,全鎮貧困群眾共養殖蜜蜂957箱,按每箱蜜蜂年產值300元計,養殖蜜蜂的貧困戶每年可增加收入28萬多元。
除了蜜蜂,野生馬蜂養殖也成為該縣部分貧困戶的脫貧路。養殖馬蜂的那光村良田屯貧困農戶梁善明表示,他們住在大山里,從小就跟野生馬蜂打交道,完全掌握了野生馬蜂的習性,養殖起來基本不用大投入,輕輕松松就有收入。而且養殖馬蜂的地方,各種林業、農業害蟲明顯減少,有效保護了自然生態,一舉多得。
田林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站站長楊麗霞介紹,全縣對馬蜂需求量特大,市場難以飽和。縣境內森林資源豐富,很多村屯在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老林,養殖馬蜂條件優越。群眾趁夜間把山野里的小馬蜂窩遷移到自家附近的林地、果園、菜園,基本上可以“坐地等花開”,一窩蜂的產量在15-40斤,每斤價格100元。據統計,目前該縣養殖馬蜂增收脫貧的貧困戶有387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