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高溝深處執筆“繪”小康
山高溝深處執筆“繪”小康
農業網   時間:2019/5/22 13:53:00  來源:河南日報  閱讀數:356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對扎實做好今明兩年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彰顯了我們黨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信心。

  當前,河南省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在完成2018年33個縣脫貧摘帽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還要全力以赴,實現剩余14個縣如期脫貧。

  童話里有個神筆馬良,憑一支畫筆心想事成,給父老鄉親紓危解困。

  伏牛深山里,有個青年黨員,也靠著畫筆縱橫開闔,闖出一條脫貧路。

  2015年,29歲的馮亞珂在老家嵩縣黃莊鄉三合村,搭起寫生基地、描出“手繪小鎮”,在脫貧攻堅的滾滾大潮里揮灑青春,讓一個深度貧困村徹底變了樣:全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6.7%,降至去年的2%以下;人均純收入增加8400多元;原本人跡罕至的窮山窩,去年接待游客突破1.5萬人次。

  “為啥要返鄉創業?”見到馮亞珂時,他剛安頓好來自商丘學院的百人寫生團,滿頭是汗。

  “這個想法一直都有,可以說是一種初心吧。”他說。

  2006年,洛陽師院美術系新生馮亞珂到外地寫生時,總有一個念頭在心里“長草”:我家也是山清水秀好風景,為啥不能搞寫生?但一沒資金,二缺人脈,念想終歸是念想。大學畢業后,馮亞珂參軍入伍,在部隊練出一身“膽氣”,之后到鄭州開畫室積攢資源。十年之后,他毅然返鄉。

  然而這事一開始沒人看好,因為三合村實在太偏了:去嵩縣縣城,要開車一小時;離全縣*有名的景點白云山,還要更遠些。即使從小跟他一起長大的堂哥,也把頭搖成了撥浪鼓:“還是出去打工靠譜點。”

  但馮亞珂很堅持,在他看來,山高路遠、地處偏僻,對畫家、美術生來說恰好是難得的幽靜環境。“屋后的山巒、門前的河流、古舊的土房,還有那墻根的老漢,每個場景都是一幅無須修飾的畫作。”他說。

  經營上,馮亞珂也別出心裁:“與景區相比,寫生基地更追求原生態,無須過分雕琢,只要有個合適的落腳點,大家便會欣然而至。”2016年,他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伏牛山寫生基地”,3個月時間接待寫生團隊1500余人。

  接下來的一年,在黃莊鄉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寫生亭、展示墻,修復了老宅子、豆腐坊,馮亞珂和他的寫生基地打破了貧困小村的寧靜,也掀開了“手繪小鎮”的畫卷,山高溝深的三合村自此聲名遠揚。

  從篳路藍縷到蒸蒸日上,馮亞珂告訴記者,他*的感受是,把個人努力融入脫貧攻堅的時代大潮,才能真正有所作為、創造價值。

  從找農戶幫著接待客人,到引導群眾開辦農家樂;從手忙腳亂找廚師,到為貧困戶安排工作;從受人之托尋找模特,到組建村民“模特隊”,3年間,馮亞珂的扶貧行動漸成自覺,三合村的面貌也日新月異。截至目前,該村已與60余家美術院校和培訓機構達成合作意向,發展農家賓館22個,床位近400張,幫助15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輻射帶動周邊5個行政村的村民就業,綜合收益近千萬元。

  離開寫生基地,穿過手繪街道,爬上一道陡坡,在豆腐店村民組,記者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負責“督戰”的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武松生介紹,他們正把15棟老房子改成民宿。“修舊如舊、保持風貌,這也是亞珂力主的,我們村‘兩委’很支持。”他說,現在村里的思路很明確,就是圍繞“寫生經濟”搞鄉村新型服務業,從脫貧致富往鄉村振興上走。

  村落東頭,是村民張嵩現的老房子。身殘志堅、架著雙拐奔富路的他,去年住進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但把一副對聯留了下來:“人勤勞蜂勤釀生活甜蜜蜜,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老張說,他現在的日子就像這對聯,越來越甜。

  其實甜的不止他一個。老羊倌兒張壽娃,現在是村里*有名的專職人體模特,“門前石頭上坐一晌,就能掙上百十塊”;掂大勺的馮孟立,因為照顧病號困在家中,如今是寫生基地聘用的大廚,每天工資150元;開超市的高紅霞臉上帶笑,告訴記者,“以前每天頂多賣出去200元東西,現在2000都打不住”;還有織布坊里笑瞇瞇的王翠粉,不但有機會施展一手好技藝,還有了穩定的收入。

  由于扶貧成績顯著,2018年馮亞珂評上了“河南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還當選洛陽市人大代表。但他依然謙遜,而且對村黨支部副書記這個“職位”更上心。“現在的三合村,跟我們想象的還有很大差距。”馮亞珂說,他有一個心愿,未來三到五年,爭取把占地12平方公里的村子,打造成3A景區,讓父老鄉親都能過上美好新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