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東昌區緊緊圍繞全市“一個率先,五個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通過聚焦“五個振興”,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壯大鄉村產業,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重點發展“菜、藥、牧、特、林”等特色產業,精心培育食用菌、中草藥、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和優勢品牌,年初以來,全區棚膜蔬菜已發展到3000畝,特色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建成了長流生態園等6個省級棚膜經濟園區。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強化項目建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7戶,大型家庭農場發展到2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21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精心培育出“生態康養,遠古遐想,歡樂農家,森林露營,步道觀景,魅力鄉村,冰雪之韻”等經典旅游線路,以金廠旅游小鎮、白雞腰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30個*景點,各類景區達到112處。重點實施長流百畝生態園升級改造工程;發展橫道村綠色采摘旅游項目;花海大道種植觀賞類藥材600畝。重點打造洪福堂中醫藥健康養生小鎮、萬峰滑雪小鎮、白雞峰國家森林公園等集康養、冰雪、生態、休閑、采摘為一體的精品旅游帶。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近三年來,東昌區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農村公路交通網實現全域覆蓋。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改廁工程,改造危房3784戶,改廁502座。對轄區內11條河流全面落實了河長制,共落實區、鄉、村三級河長65人。投入2500萬余元,集中力量開展河道清潔、面源污染整治和黑臭水體源頭治理等專項行動,清理垃圾4.5萬立方米,清理河道97公里,清理面積70余萬平方米。率先在全省采取“統一清掃、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處理”的做法,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實現了區域內鄉村常態化保潔全覆蓋。整治提升村容村貌。通過“三清一改”,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進一步做好庭院、村莊、公路等綠化美化。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垃圾根治”工程。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快農村道路、飲水安全、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互聯互通。今年,新修油渣路1公里,完成道路新建維修6.3公里,全部完成現有農村公路危橋改造任務,基本消除鄉道以上安全隱患路段,確保自然村屯道路硬化率達到96%以上。對農村集中供水入戶管網進行改造,全區農村集中供水保證率達到90%,飲水水源水質理化指標全部合格。繼續實施村屯亮化工程,完成金廠村、上龍頭村、保安村的太陽能路燈安裝工作。提高農村配電網供電能力,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和能力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投入機制,優先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城鄉救助體系,讓農民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