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響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以(響政辦發〔2019〕18號)文件形式,下發《2019年全縣秸稈機械化還田實施辦法》。要求各鎮人民政府、各中心社區管委會、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確保今年秸稈機械化還田補助政策公開、規范、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全年95萬畝的秸稈機械化還田目標。
為扎實做好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該縣按照“市場主導、政府獎補、嚴格措施、落實責任”的總體思路,結合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新技術,全面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努力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全年計劃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95萬畝,其中,夏季麥秸稈還田55萬畝、秋季稻秸稈還田40萬畝;麥秸稈機械化還田與土地深松結合試點1萬畝,稻秸稈機械化還田與土地深松結合試點1萬畝,基本實現秸稈還田全覆蓋。
在政策扶持上,今年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省級補助資金繼續實行直補,不足部分的資金由縣財政安排解決,實行直補。根據各鎮區種植面積、機具保有量、工作開展情況等因素測算,將還田任務下達到各鎮區。同時,按照“誰還田、補給誰”的原則,秸稈機械化作業補助資金直接補貼到按縣制定的作業標準,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的實際種植戶。如土地已流轉或交給“全托管”經營主體的,補助給流轉土地的種糧大戶、合作組織或“全托管”經營主體,但必須是種植麥子或水稻并按照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標準實施還田作業的,同一作業地塊不得重復補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