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孕育豐收的田野,是蟲鳥和病害狩獵的天堂,從生機勃勃的長勢到絕收減產的結局,期間流了多少農民的血淚。
直到出現了農藥,病蟲害退避三舍,農作物有了自己完整綻放的一生,農民靠天吃飯的命運隨之改變,有了把豐收穩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能。
可以說,沒有農藥就沒有現代高產農業,更沒有沒有老百姓餐桌上的豐盛佳肴。農藥這一事關人類食品安全的豐收利器,不能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必須嚴格管理、規范使用。
2017年,為了加強農藥管理,保證農藥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國家出臺新的《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也隨之出臺。
湖南為促進農藥行業盡快適用新的政策法規,積極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放管服改革,幫農戶和農藥經銷商“扶上馬、送一程”,迎來經銷商、農戶、行業、消費者的多贏局面。
農藥經營戶迎來職業生涯“第二春”
在2018年參加農藥經營人員培訓班學習后,今年56歲的常德鼎城區農藥經銷商李啟章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現在做農藥生意比以前規范多了。”李啟章說,以前賣農藥既不要人員資質,也不要顧客刷身份證留檔,農產品出現農藥殘留的概率很高。
“有農學、植保、農藥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專業教育培訓機構五十六學時以上的學習經歷”“有不少于三十平方米的營業場所、不少于五十平方米的倉儲場所”“有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識別設備和用于記載農藥購進、儲存、銷售等電子臺賬的計算機管理系統”……《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對農藥經營者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做出了明確規定。
這些規定成了經營農藥的“硬杠杠”。是努力達到條件繼續經營,還是就此放棄離開這個行業,是當時不符合條件的農藥經營者所面臨的抉擇。
做了幾十年農資生意的李啟章不想就此放棄,于是報名參加了農藥經營人員培訓班,學習農藥經營規范、農藥基礎知識、農藥安全使用技術、農藥管理條例等課程。
經過嚴格培訓、考試、考核后,李啟章拿到了培訓合格證書,獲得了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的資格。現在他的農藥經銷店嚴格按規定,配備貨架、電腦、專柜等設備,規范經營,過去的“雜牌軍”儼然變成了“正規軍”。
“十步工作法”規范農藥定點經營許可
現在,常德市農藥經營發生了巨大變化:農藥經營門店減少近1000家,便于今后規范化管理;農藥經營門店面貌煥然一新,從招牌、店面、制度、貨架到產品分類擺放,全部規范統一;所有門店都建立了可追溯的電子信息臺帳,產品購進有把關,銷售有去向。
常德市農藥監督管理站站長蹇斯炎介紹,該市嚴格按照省農藥檢定所推出的“十步工作法”,進行農藥定點經營許可申報及現場核查,每一步都不打折扣,才有了如今的變化。
省農藥檢定所所長呂運濤表示,“十步工作法”是農藥經營行政許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從農藥經營單位準備申請材料,到現場核查、抽查,再到分管領導審批,環環相扣,有其嚴格和規范的深刻內在邏輯。“十步工作法”是“*多跑*”在全省農藥行業的具體實踐,更是“讓農藥經營人員少跑腿,讓農藥監管人員優服務”的*新嘗試!達到了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的目的!
常德市華茂誠信蔬菜專業合作社是農藥規范經營的受益者。該社種植苦瓜、辣椒、絲瓜等12個品種蔬菜,通過無公害生產,打造了“湘常華茂”品牌,7個蔬菜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曾被評為“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
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以前農藥經營雜亂無章,高毒和低毒農藥混在一起,很難在市場上買到適合不同農產品種植的低毒生態農藥,隨著現在農藥經營戶素質的提高和農藥的規范經營,他找到自己所需農藥越來越容易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