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體系為農業生產、管理、服務、監督等提供了科學統一的技術依據。截至2019年5月,北京市累計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475項,貫穿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涵蓋了糧食和經濟作物、蔬菜、果品、畜禽、水產、花卉、林木、蜂產品等8大類145種主導特色農產品。
展示農業標準化科技成果
這是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為主題的2019年科技周系列活動上獲悉的。
今年5月19日至2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2019年科技周系列活動,包括開展實驗室開放活動,推進系統內科普基地、技術機構、檢驗檢測實驗室等科技資源主動向社會公眾開放,以及走進平谷區特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開展農業標準化科技成果展示活動等等。
平谷區相關負責人在農業標準化科技成果展示活動上介紹,該區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從無到有、基地建設程度由低到高,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農業標準化工作任務列入每年工作考核工作目標,并給予每年幾十萬元的專項配套資金扶持政策保障。此外,區政府、各有關部門、各鄉鎮及各村成立了不同級別、層次的農業標準化領導和技術組織,培養了大批標準化專業技術人才。
到目前為止,平谷區獲得了種植、養殖、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八個*標準化示范區;建立農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與北京市重要產品追溯體系以及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自產農產品的質量可查、全程可追溯。
位于平谷區的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后,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對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了提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成立了企業研發機構——峪口禽業研究院,下設3個研發中心、7個技術中心、6個創新研究室和4個推廣站,組建8名博士(后)領銜、46名碩士和200余名本科生為骨干的高素質研發團隊,聚焦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研究院建立了一套由“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院校支持”的“5531”科技創新機制,有效整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建立規范化的“找、立、研、評、推、申、發”七步創新流程,推動科技項目高效開展和研發成果快速轉化,推動建立技術標準95項、培育涵蓋“高產蛋雞、特色蛋雞和小型白羽肉雞”的家禽新配套系6個,其中小型優質肉雞品種WOD168,成為*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白羽肉雞品種,開創了中國白羽肉雞育種的先河,首年推廣量達到4708萬只,2019年全年銷售合同簽訂量更是突破1億只。
此外,公司創建蛋雞行業*智慧蛋雞物聯互通模式,實現從種雞生產、種蛋孵化到雛雞運輸等過程的智能控制、數據集成及共享,企業生產效率全面提高。
平谷區相關負責人指出,通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促進了平谷區農副產品的增收,提高了企業對標準化示范引領的認識,培養了專業化人才以及標準化隊伍,增加了產品的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
累計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475項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北京市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在實施鄉村戰略、促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據介紹,截至2019年5月,北京市累計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475項,現有地方標準涉及產地環境、種業、新型農資、農產品質量安全、調查與檢測方法、農產品初加工技術、農業觀光等方面,貫穿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涵蓋了糧食和經濟作物、蔬菜、果品、畜禽、水產、花卉、林木、蜂產品等8大類145種主導特色農產品,形成了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導,以地方標準為補充的北京市農業標準體系。
負責人強調,從1995年開始至今,北京市共承擔103項*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已建成97項,6項正在建設中。同時,從2002年至今,北京市已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456家。農業標準化生產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發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