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來到天長市大通鎮便東村生態稻田養蝦示范場。連片600多畝稻田邊,農場主卞惠德正帶領十幾個工人在挑檢成品蝦。在田頭等待多時的南京商販忙著過稱、結算、裝車。“今天捕撈的小龍蝦有700多斤,售價每斤20元。 ”卞惠德說。
大通鎮大力推廣稻蝦綜合種養,在外創業有成的卞惠德看準了發展商機,于2017年秋回到家鄉便東村,投資80多萬元,流轉了600多畝低洼田,發展稻蝦產業。當地政府建起了旱澇排灌站,架設了電力專線。為掌握稻蝦種養新技術,卞惠德多次參加水產部門舉辦的技術培訓班,還聘請水產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談及今年的收成,卞惠德說:“在留足自用蝦苗后,這一季捕撈小龍蝦12000斤,按平均每斤20元計算,收入就是24萬元。從全年看,種植水稻加上養蝦,一畝地收入大概有3600元,除去租金、蝦苗成本、人員工資等各項開支外,年純收入在50萬元是有把握的。 ”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大通鎮稻蝦綜合種養迅速擴展,目前稻蝦種養戶已發展到80戶,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9500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