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范寨鎮趙里莊村黨支部書記賈玉偉,這半個月來一直在忙活。村集體把原來被村民占用的40余畝大坑收回來了,治理成15個小坑塘,發包給村民用于泥鰍養殖,還跟江蘇連云港墩尚泥鰍產業園簽訂了合作協議。“這樣一來,不僅坑塘得到了治理,養泥鰍每畝能收入1.5萬元,靠這個,村集體年均增收也有近4萬元,村莊搞基礎設施建設不用再為錢發愁了。”5月16日,賈玉偉站在坑塘旁邊說。
趙里莊村廢棄坑塘被治理利用,得益于冠縣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近期,冠縣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積極推行“平清種增改”自主治理,跟進實施胡同硬化等村莊提升行動,逐步建立起村莊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提升村居“顏值”。
在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村集體將村北15.3畝的廢棄坑塘進行了治理。“經過清理整治,廢棄坑塘已經變成了4個藕池。藕池采用村民參與入股、合作社統一管理的方式,有了收益后按村集體股10%、土地股20%、管理股30%、投資股40%分紅,預計村集體年可增收1.5萬元。”大楊莊村黨支部書記楊本凱說。
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中,冠縣聚焦聚力村莊空閑地平整,清理各類垃圾雜物,種植果樹苗木等經濟作物,增加群眾和集體收入,改變不良習慣、改善生態環境,逐步提升村容村貌。對有條件的村莊,鼓勵其積極發展致富產業,加強村莊建設,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美麗鄉村。
“針對村莊‘空心化’,村集體與有閑置宅基的村民達成協議,由村集體對閑置宅基進行清理整治,種植綠化苗木,見效后四六分成。”北館陶鎮南宗莊村黨支部書記宗金山說,現在村里已規整閑置宅基12處近9畝,種植國槐樹木1400余棵。
治理“硬環境”,創優“軟環境”。該縣大力倡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進移風易俗,修訂村規民約,760個村莊全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倡導“厚養薄葬、喪事簡辦、喜事新辦”新風尚。堅持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推選“冠縣好人”“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女”,評選冠縣道德模范340人,入選聊城市道德模范31人、提名獎26人,山東省道德模范1人、提名獎5人,58人登上“山東好人榜”。堅持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和文明集市、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善行義舉四德榜實現村莊全覆蓋。深化“凈化居室、美化庭院”促村容整潔行動和“生態文明家園創建”“美在農家”等活動,引導農村居民提升衛生意識。
“大伙兒都說現在村里環境好了,住著舒心更有奔頭了。”冠縣定遠寨鎮高家村69歲的侯慶海笑著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