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減少農村水源地污染,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莒縣農業農村局開展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采取多項措施,嚴格控制農藥、化肥使用量。
一是“控”。大力開展綠色防控,推廣應用生態調控、物理誘控、生物防治技術措施,將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發展,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2018年共推廣物理防治面積18.91萬畝次,生態調控面積100.35萬畝,建立綠色防控示范點,在示范區內,綜合運用頻振式殺蟲燈、粘蟲板、性誘劑、防蟲網、低毒高效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生態、物理防治為手段,科學規范使用農藥,降低農藥殘留,實現示范區生產綠色化目標。2018年共建立示范綠色防控面積19.6萬畝,輻射帶動面積53.07萬畝,全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26% 。2018年全縣農藥用量比2017年降低9.25% 。
二是“替”。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代替傳統的高毒高殘留農藥、以現代高效植保機械替代傳統低效藥械。今年全縣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122.72萬噸(折百)。根據作物種類、按不同區域大力推廣作業效率高、防治效果好、農藥利用率高的新型植保機械,提高*施藥技術水平,減少農藥流失和浪費,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多旋翼無人飛行噴霧機10臺、自走式高桿噴桿噴霧機35臺、背負式電動噴桿噴霧機 5500 臺、靜電電動噴霧器300臺。
三是“精”。強化病蟲監測預警,力爭做到*施藥,根據全縣病蟲發生情況,結合省、市業務部門的工作要求,對常發性病害、突發性病害實時監測和調度,及時指導農戶*防治,減少了亂防治、盲目防治現象,減少了農藥的使用。今年以來,共發布病蟲情報 12 期,有害生物監測信息 8 期,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傳遞病蟲害信息,提高信息覆蓋面及普及率,更好地讓農民控害防災,保障防控取得實效。
四是“統”。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努力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針對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每家每戶“打藥難”“亂打藥”等現象,依托項目,大力扶持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專業化統防統治達到技術到位、靶標明確、藥劑對路、防治效果提高,促進了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應用,防止了盲目用藥、不對路用藥、用假藥和農藥中毒等事故的發生,提高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通過推廣統防統治,施藥次數明顯減少,污染降低,節本增效。截至目前,全縣已有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10 個,擁有高效植保機械數量45 臺,日作業能力約 1000 畝。今年糧食作物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累計面積達19.59 萬畝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