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蘿卜、西紅柿等菜苗長勢喜人;一眼望不到邊的櫻桃種植基地里,工人穿梭其間拉枝、上肥;一個個牛棚里,村民忙著給牲口添食,清潔圈舍……初夏,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后官寨鎮李莊村,一幅幅產業興旺、農民忙碌的田園畫卷躍入眼簾。
李莊是西峰區的城郊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李莊村因地制宜實施一村一策,盤活資源,招商引資,不斷探索多種產業發展路徑,促進產業多點開花,農民腰包越來越鼓。
李莊村高雙峰從事奶牛養殖已經有十多年時間,2004年她投資6萬元購買4頭奶牛,通過自繁自養,規模*的時候達到近20頭,牛奶訂購客戶有200戶左右,平均每年凈賺4萬元以上。
“今年賣了6頭牛,總價大概是9萬多元,目前家里有10頭奶牛,每頭每天可產30斤鮮奶,每斤賣5元,收入還不錯。”高雙峰說,依靠養殖,她家不僅蓋起了房子,還買了小汽車。
在李莊村,像高雙峰一樣靠養牛鼓起腰包的村民有30多戶。該村徐咀、陽灣、西坳等5個自然村,地處塬邊咀稍,適合發展養殖業。村上積極引導村民飼養奶牛、黃牛等,每年在幫扶單位、鎮政府的扶持下,舉辦7-8期種養殖培訓班,為貧困戶提供扶貧貸款,幫助他們解決技術、資金難題。目前,全村牛存欄量達到近300頭,種植飼用玉米1000多畝。
隨著西峰區鄉村旅游業的日漸升溫,李莊村利用臨近城區這個區位優勢,發展休閑農業,給全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開出了另一劑致富良方。
2014年,村上招引慶陽禾潤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00多畝,種植美早、艷陽等8個大櫻桃品種,通過“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當地村民共建產業基地。合作社每年為20多名村民提供務工機會,每人每年可增收2萬多元,并吸納全村41戶貧困戶資金入股,按照“保底分紅+階梯式分紅”的方式,參與分紅。
“今年合作社總共給村民分紅3萬多元,村民入股合作社,不僅實現穩定增收,還促進了櫻桃產業發展。”合作社理事長馬雪云介紹,今年合作社的櫻桃全面掛果,預計總產量在10萬斤左右,目前已和北京新發地公司簽訂銷售合同,每斤批發價為20余元,還計劃在5月底舉辦櫻桃文化節,吸引游客現場采摘品嘗。
李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天世介紹說,去年,幫扶單位西峰區財政局還給村上資助10萬元,搭建4座鋼架大棚,讓有技術、沒產業的貧困戶承包種植蔬菜。
“今年我父親承包了一座大棚,目前種植西紅柿,7月份就能上市了,從目前的情況看,能產1萬多斤,冬季還能種油菜,一年收入下來能凈賺2萬元,效益比種地好得多。”村民朱玉霞開心地說。
今年,李莊村又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在塬邊咀梢區的陽灣、徐咀等自然村,有不少撂荒地、舊莊院,村上依托土地整理項目平整了1000多畝梯田,我們打算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利用這些梯田種植1200畝櫻桃,把李莊打造成櫻桃大村。同時,結合水果采摘、林下養殖和溝底的自然風景,發展休閑旅游業。”李天世介紹說,今年村上招引甘肅鉅鴻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在陽灣組、徐咀組打造占地1550畝,集循環農業、民宿康養、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田園綜合體,讓村民吃上旅游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