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令哈金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心控制室的電子顯示屏上,隨著蔬菜大棚里光照度、溫度、濕度等各種數據不停上下跳動,各個蔬菜大棚里,一雙雙無形的手,就會自動操縱棉被卷放、風口的開閉,為蔬菜灌溉、遮陽、施肥。智能化讓人眼前一亮,倍感新奇……
“自從我們在各個蔬菜大棚里安裝了這套智能化自動管理系統,不僅大大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勞動用工量,通過*調控,還能讓各種果蔬長得更好。”工作人員介紹說。
柴達木大櫻桃種植*人
德令哈金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地處柯魯柯鎮連湖村,是德令哈市政府在青洽會上引進的菜籃子工程重點項目之一,占地面積33.07公頃。2012年4月公司落戶連湖村,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建成節能標準蔬菜棚766棟和1座面積400平方米的自動化控制中心機房。這里產的西紅柿、黃瓜、西葫蘆等各種蔬菜,不僅豐富了當地居民的菜籃子,還遠銷到格爾木市等地區,年銷售產值超過60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讓德令哈城鄉居民的菜籃子變得更豐富,多年來,公司負責人夏樂德除了種好油菜、黃瓜等各種時令蔬菜外,在柴達木*成功種植大櫻桃,春季又在全國率先上市,被當地果蔬種植業內人士稱為柴達木大櫻桃種植*人。
夏樂德說:“這種大櫻桃是我們從山東煙臺引進的新品種。9月份進入休眠期,12月開花,來年2月底3月初成熟,也是春季全國上市*早的果品,對滿足水果淡季市場需求有著一定的作用。引進來的大櫻桃樹,從海拔幾乎為零的煙臺到海拔3000米的柴達木,從大田種植搬到果蔬大棚里生長,會不會出現‘高原綜合征’著實讓我們擔心。為確保大櫻桃樹健康成長開花結果,我們派人專門到遼寧、煙臺、青海樂都等地學習大櫻桃種植技術,還專門研發了一套完整的溫室自動化控制系統為它保駕護航。通過智能化改造,溫棚內的光、水、氣、肥、溫度控制全部實現了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智能化的保駕護航下,不但讓大櫻桃樹科學生長,果子提前上市,產量更高、收益更好,還為示范帶動周邊地區大規模發展設施大櫻桃種植業闖出一條新路子。”
智能化為農業插上騰飛翅膀
自從有了這套智能化控制系統,遍布大棚各個角落的探頭,就會及時把監測到的各種數據上傳到中心控制室,那里的“大腦”根據大棚里溫度、光照強度、土壤濕度、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養分,以及棚內外環境的變化情況,通過一道道數據指令指揮棉被卷放、通風口的開閉,自動為蔬菜灌溉、遮陽、施肥。與過去的經驗式判斷相比,大棚管理更科學、更*、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
夏樂德說:“我們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有十到二十多年的種植實踐經驗。為不斷提高果蔬種植科學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推動農業種植科技創新放在企業經營各項工作的首位,我們還在西寧設有技術研發部門,專人負責溫棚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研制工作。自主成功研發出適合當地特點的全套溫棚自動化控制系統,先后獲得管理應用軟件開發等7項專利技術。這套系統更接地氣、更貼近德令哈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節省了用工成本、減少了人工操作溫度、澆水、施肥的滯后性,果蔬種植更科學,為德令哈智能化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經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