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良種先行”。作為以農作物育種研究的安陽市農業科學院,堅持把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落到實處,以自主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在谷子育種上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培育的“豫谷18”畝產超千斤,其系列品種種植面積占全國40%以上,是農業農村部主導推廣品種。
谷子是起源于我國的重要糧食兼飼草作物,歷史上曾有“北谷南稻”的說法,但由于產量較低、栽培費工等原因,逐漸被高產作物玉米等所取代。
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干旱的持續,谷子營養價值逐漸被人們重新重視。“我們面對國內谷子研究的薄弱環節,扛起了谷子種業研究的大任。”安陽市農科院院長陳傳奎告訴記者,在我國谷子種業發展的關鍵期,安陽市農科院理應在推動谷子種業整體升級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面對機遇和挑戰,安陽市農科院積極探索構建育種體系,以農業種植需求為導向設定育種目標,以高端育種平臺、*育種人才和技術為基礎,運用先進的管理機制,實現目標需求市場化、育種過程規范化,讓育種成果走向市場。
秉承這樣的信念,安陽市農科院組織了十余人的科研團隊,闖海南、戰安陽,歷經多年的不懈攻關、開拓創新,先后研發出豫谷系列20多個*和省級審定品種。尤其是選育的“豫谷18”,分別通過國家谷子華北夏谷區組、西北中晚熟春谷區組、東北春谷區組、西北春谷早熟區組四大區域鑒定,成為全國*一個4個試驗區都審定通過、適合在全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推廣種植的谷子新品種,安陽市農科院也成為全國*一家培育品種通過4個區審定通過的科研單位。“豫谷18”更是憑借畝產680公斤以上的生產能力,被農業領域專家稱作“谷子界的魁首”、農業農村部領導稱贊為“谷子界的鄭單958”。
“豫谷18”從2003年開始配制組合,經過安陽、海南動態選育,成功解決了國內優質谷子品種區域種植適應性及高產的矛盾,綜合表現為高產、穩產、廣適、高抗倒伏的特性,并且十分利于機械收獲。這是谷子品種的重大突破,“豫谷18”被評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十二五期間重大技術成果”,主持人劉金榮獲得國家“風鵬行動種業功臣”稱號。在國家谷子區域試驗中,“豫谷18”在華北夏谷區一畝地較對照增產48.2公斤,農民每畝可增收241元。如今,“豫谷18”已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僅河南省年推廣面積就達到50萬畝,增產2410萬公斤,為農民增加效益1.2億元。
安陽市農科院與河南華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安陽復興種業有限公司,依托豫谷種質資源優勢,整合內外部資源和技術力量,大力構建產供銷、種養加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在推動育種環節科技創新的同時,安陽市農科院嚴把種子質量關,為農民提供優質種子資源。同時加大農技服務的推廣力度,把農業技術帶到農民身邊,服務到田間地頭。
在考慮谷子種植的高產、穩產的同時,安陽市農科院還在小米的質量、口感研究上下功夫。他們每年品鑒上百個品種的小米,選出商品性、食用品質俱佳的品種推廣種植生產。如“豫谷18”生產出來的小米,色澤橘黃、黏香、適口性好、蒸煮時間短,曾在2009年全國第八屆優質食用粟評選中以總分*的成績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在全國各地舉辦的農產品交易會上,“豫谷18”也受到了與會者的交口稱贊。現在,“豫谷18”已成為許多小米企業加工生產小米*的品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品質生活的追求,對雜糧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安陽市農科院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小米產品的深加工,已研發出小米制作的面包、餅干、月餅、小米油等數十種食品和用品,眼下正在走向百姓的餐桌。
有57年歷史的安陽市農科院,谷子育種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選育的“豫谷一號”曾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2014年升級為河南省谷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被評為河南省谷子育種創新團隊依托單位,2017年牽頭聯合38家單位共同組建“河南省谷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近幾年選育的適合輕簡化栽培“豫谷18系列品種”豫谷31、豫谷32、豫谷33、豫谷34、豫谷35、豫谷36、豫雜谷1號在國家參試品種區域試驗中表現非凡,成為河南省繼小麥、玉米、花生、芝麻后第五個在全國叫響的農作物品種。
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刁現民曾說,“華北地區一直是中國谷子育種的領頭地區,歷史上有突破性的“豫谷一號”選育在該地區,近15年來得到公認的“豫谷18”也培育在該地區,其籽粒產量達到每公頃5398.65公斤,表現為中矮稈、單穗量和穗粒量高。”
喜看谷穗千重浪,安陽市農科院將繼續團結和帶領廣大科研工作者扎根農業,潛心科研,引領全省乃至全國谷子育種水平實現新跨越,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現代農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