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如果問民眾在衣食住行方面感受*深的是什么?許多人的回答都會是菜籃子。因為一日三餐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菜籃子成為衡量民生改善與否*直接的“晴雨表”。日前,由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主辦、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年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此次年會以“國際 創新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農產品流通行業發展的形勢與政策走向,就如何依托“一帶一路”推進農批行業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創新管理經營模式、以骨干農批市場為抓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利用智慧化手段促進農貿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行業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與會專家指出,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產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日漸突出。
研判大勢 國際對接
為農產品流通行業相關企業提供交流溝通平臺是此次年會的*價值所在。來自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及行業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電商企業管理者,以及農產品批發商、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負責人、農產品物流服務商等近400余人參會。
“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里,批發市場從無到有,不僅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而且發展成為目前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在有效提高農產品交易的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力,推動全國大流通的形成,保證市場供應,價格穩定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農批市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商務部原副部長姜增偉在致辭時強調,“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仍然面臨著升級的問題,這個升級*重要的是管理以及現代技術的應用升級,特別要在體制機制方面創新。從長遠角度來看,批發市場功能作用的提升仍然在路上。同時也要向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看齊。”
姜增偉說:“努力提升國際化水平,牢牢把握新一輪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的重要歷史機遇,更好地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國際化發展的步伐,利用批發市場這一交易平臺主動擴大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提升全球范圍內配置農產品資源的水平。同時,要積極培育進出口經銷商做大做強,在國際貿易中擁有話語權。”
“近60年來,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以下簡稱“世批聯”,WUWM)本著全球大流通精神,成功將各國*批發市場和大型流通企業匯聚在一個平臺,促進市場間合作,推動國際貿易。世批聯還通過與歐盟及世界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密切合作,爭取國際貸款和扶持項目,支持落后地區市場國際化。”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如是表示。馬增俊在去年4月當選世批聯主席,這也是自1958年該組織成立60年來,首位擔任這一國際組織主席職務的亞洲人,這就決定了中國農批必須站在世界批發市場的角度,來定位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梁瑞華認為,要積極改變農產品“買貴賣難”的現狀,不斷創新經營理念,保障城市供應,穩定農產品價格。要發展農產品產業鏈,打造特色品牌,加大食品安全追溯力度,充分利用大數據,實現農民增收,改善民生。
聚智聚力共謀發展
圍繞“國際 創新 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設置了一場主題會議、兩場主題論壇和兩場平行論壇,邀請了業內專家、企業負責人等以主題演講、平行論壇的形式,圍繞農產品流通的形勢與政策走向,就“國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新動向”“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農批行業國際化的思考”等專題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批發市場作為“上頂天,下立地”的一個民生行業,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情況下,批發市場要應對3項形勢變化。一是稅費改革;二是食品安全問題;三是環境變化,包括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馬增俊指出,“農批市場將來不僅僅是做國內市場,還需要在國際層面發展合作。世批聯會努力推動國際批發市場之間的合作,協助經銷商做國際貿易。在做好品牌的同時,拒絕惡性競爭,發展國際化貿易,積極‘引進來,走出去’。同時要積極發展電商并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中國言實出版社總編輯朱艷華分享了對“一帶一路”相關問題的理解與思考。在農批國際化方面,朱艷華建議,農批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可以采取組團形式;運用好國際電子商務,找準需求,找準競爭優勢;防范經營風險,自然風險及政策風險;了解國際市場情況,出門問禁,入鄉隨俗;約束自己,嚴守底線,遵守國際市場規則,遵守法律、講究誠信,保障產品質量要求。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處長王妍妍認為,在推進骨干網數據收集方面,準確填報的關鍵數據,對政府決策、工作安排非常重要,并呼吁市場、經銷商能積極支持與配合,準確填報各個數據,為商務部了解行業發展情況以及出臺更多支持政策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今年是整體脫貧的關鍵節點年,也是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實施起步年。下一步的工作將圍繞產銷對接扶貧和電商扶貧兩方面開展工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司稽查專員陳谞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完善制度與規范市場兩手抓,進一步強化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加快修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繼續加強與農業農村部的溝通協調,推動盡快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試點推行,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
前伸后延加強交流
會議期間,還就“農批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召開了以批發市場及批發商為主體的兩場平行論壇。
四川省南充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鄧強以“產銷一體化運營解決扶貧產品‘銷售難’的探索”為題,分享了建立生產管理體系如何從源頭控制的情況。鄧強介紹,從今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培育1000家統一的扶貧產品銷售平臺,從源頭上加強扶貧產品質量監管。今年試點300家,目前已出臺了培訓方案。扶貧農產品進入全國市場必須要實現質量控制,為此提出了3個目標:生產管理科學,質量放心可靠,不是不能用農藥,而是要科學利用農藥;來源追溯清晰,組織高效便捷;扶貧特色鮮明,帶動效果明顯。基地帶動貧困脫貧要達到一定標準,比如基地必須帶動貧困戶30%,覆蓋的貧困群體必須要達到30%。”
另外,與會嘉賓就“標準化、品牌化提升產品價值”“從‘食源性追溯’入手,共建食品安全”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武漢自古具有九省通衢的優勢,該市場是商務部、農業農村部重點支持的市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蔬菜、水產、糧油、干菜、調料副食品市場交易繁忙,已成為華中地區名副其實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價格中心和集散中心,是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的*農產品大市場,構成華中地區農產品現代化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中國互聯網電商飛速發展,批發市場迭代發展,要重新定位中國批發市場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馬增俊強調,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國際加強對接,一是和國際先進批發市場對接,對接其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二是帶領國內批發市場與國際對接,包括引進國際產品和國內的農產品走出去;三是批發商自己要前伸后延產業鏈,就需要跟國外的產品基地加強交流。
在馬增俊看來,在3年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標準一致,把貧困地區條件較好的讓其生產標準化、包裝化,產品不僅能夠供應國內市場,也要供應國際市場,在脫貧基礎上既能致富,也能有較為穩定的銷路。批發市場間要積極推進做好國內和國際間的合作共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