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抓住“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契機,注重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意識,圍繞“互聯網+農業”,建立多種形式的電商平臺,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線下線上融合拓市場,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鄉村日子越過越紅火。
山貨“觸網”出山門
前些日子,黃山市歙縣三潭枇杷尚未成熟,深渡鎮淮源村的網絡銷售渠道就已經開始接單預售了,產品優質高價。
淮源村自拓展“互聯網+”新業態以來,依托電商平臺,推出枇杷鮮果直銷業務,實現枇杷“枝頭到舌頭”的零距離對接。自前年“觸網”以來,白花枇杷均價保持在40元/公斤。
黃山貢菊、長陔筍干、皖花火腿、三陽山核桃、徽州盆景、徽州臭鱖魚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和高品質食材享譽海內外。讓“山貨”走出山門、成為收入,是黃山市歙縣農村電商的著力點。目前,黃山市歙縣已有60多個主打土特產品網上銷售火熱,深受消費者喜愛。
農村電商讓“深山”貼近了城市,大批的“山珍鮮貨”進入了城市居民家中,擺上了餐桌,也加快了農戶的增收步伐。
“新農民”成了主力軍
該縣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實施契機,開辦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培訓班,將電子商務知識技能融入職業農民培訓,強化他們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推進農產品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拉動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為農村電商。
據初步統計,全縣208個家庭農場中,開設電商網店的比例高達65%以上,如萬春家庭農場、小汝家庭農場等,在天貓等官網平臺開辟旗艦店或自營網站。
一家家開設在農村的“鄉村淘”“益農社”電商店鋪,在幫助貧困山區越來越多的農民脫貧致富上,發揮著*導向作用。
促三產融合產業興
農村電商在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動能。
2018年度,黃山市歙縣茶葉、菊花、燒餅三大當家農產品實現網上銷售額超億元。市場發揮著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農業經營者圍繞市場要效益,主動自覺地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歙縣茶葉生產瞄準“做強茶產業、做優茶產品、做大茶企業、做活茶市場、做響茶文化”目標,更新觀念、主動作為,積極依托杭州強大電子商務基礎,推動茶產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相關部門在平臺引進、電商培訓、產品促銷、品牌提升等方面積極牽線搭橋,先后組織茶企電商企業參加杭州國際茶博會、濟南歙茶推介會、北京國際茶博會等相關活動,有力推動了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效促使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據統計,該縣優質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全縣無性系良種茶園7.3萬畝,占比茶園面積的27.3%。
該縣大力發揮“互聯網+農業”優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互聯網+農業”把鄉村信息和物流聯系在一起,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之時,還為農民創業就業開拓了更大的空間,更多增收的渠道。“互聯網+旅游”則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石潭—坡山片的油菜產區,油菜不僅是農作物,還是觀光農業景區,成為鄉村旅游的“載體”;坡山等一些過去并不知名的山村,借助網絡信息的傳播、直播的推介,已躋身熱門休閑游的目的地,游客紛至沓來,激活了特色民宿經濟、旅游產品以及度假、旅游、養生、攝影等產業。每逢節假日,在攜程、去哪兒等網絡營銷平臺上,鄉村客房“一房難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