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十幾天,我就是一名正式的裝挖機師了。”近日,貧困戶馬黑麥早早來到甘肅省廣河縣城關鎮大楊家村,參加由廣河縣人社局組織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技能培訓班。“由于沒有技術,過去在外打工干的都是體力活,賺不到多少錢。現在政府免費為我們培訓技術,我就報名學習裝挖機操作,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
與馬黑麥一起來學習的還有來自牟家窯村的馬彥龍,他告訴記者:“雖然年齡大了,但是現在政策好,孩子們都外出務工了,咱在家多學點技能,脫貧也有底氣。”
“參加技能培訓不僅不需交錢,培訓結束后還會補貼交通費、餐費等1000元。”據廣河縣人社局副局長馬俊武介紹,培訓立足廣河縣勞動力在外開辦牛肉拉面館、餐飲服務、中式面點制作、建筑工程等較多的實際,內容重點突出烹飪、牛肉拉面、裝挖機等技能。2018年共計培訓364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53人。
近年來,廣河縣將勞務經濟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助推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勞務輸轉在*扶貧、就業創業方面作用十分顯著。外出務工的每名貧困戶,除去正常開支,每人每年平均可增收4萬元左右,當年可實現脫貧。”馬俊武說。
馬伊不拉是廣河縣莊禾集鎮中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1月,馬伊不拉夫妻二人在縣人社局的組織下,在經過崗前培訓后,進入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務工。“公司管吃管住,夫妻二人一個月收入一萬多塊錢。”廣河縣人社局勞務辦主任馬永成說,“縣上考慮到外出務工穩定,一般組織夫妻同時外出務工,并在轉移就業地派駐干部帶隊。”
近年來,廣河縣按照“輸出一人、致富一戶、轉移一批、帶動一方”的原則,堅持因人施策、多措并舉,通過季節性靈活就業一批、組織輸轉穩定就業一批、自主創業就業一批、扶貧車間就近就業一批等“四個一批”舉措,有效推動了對內、對外勞動力轉移就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