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采摘了50多公斤草莓,全部發往石家莊,都是訂單銷售。”日前,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委家莊村農民王自玉將早上采摘的新鮮草莓裝箱,通過快遞公司直接送到了省會消費者的餐桌上。作為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自玉是該縣電商扶貧的受益者之一,自打村里建起電商服務站,他家的草莓都是先訂單后發貨,由于新鮮,每公斤價格要比傳統銷售方式高出兩三元錢。
順平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區、半山區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當地盛產的草莓、蘋果、桃等農產品盡管品質上乘,但受自然條件限制,銷售難、價格低,這制約著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腳步。該縣從解決產銷脫節問題入手,大力發展電商扶貧,通過“電商+培訓”“電商+服務”“電商+物流”等多種形式,實現*幫扶。目前,該縣237個行政村已經全部建起了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實現了電子商務全覆蓋。
目前,已建立縣級公共服務中心,鄉(鎮)、村分別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站,可以為當地農民提供5000多種商品和服務,滿足了農民購物、銷售、信息、金融等需要。同時,該縣還強化電商從業培訓,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電商人才培養、品牌培育、形象傳播等服務,年培訓電商人員5000人次;大力推廣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實現農產品的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對全縣的快遞公司和物流資源進行整合,為網絡產品下鄉和農村產品上行提供物流支撐。
據統計,2018年以來,該縣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櫻桃12000多件、草莓40000余件、蘋果1000多件、鮮桃20000多件,銷售額700多萬元,帶動了農村尤其是山村群眾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