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和開發利用,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資源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是習近平總書記給予黑龍江的殷切期望和囑托。對此,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打好寒地黑土、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優勢牌,并將其作為建設農業強省的具體舉措擺上了重要日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必須在保護、生產、監管、推廣上下功夫,推動黑龍江成為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堅持問題導向抓保護,讓寒地黑土永續利用。黑龍江省地處高寒高緯度地區,冬季凍結休耕時間長,病蟲害發生少,化肥農藥投入水平低,加之黑土耕地面積大、耕層深厚,土壤有機質高,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條件。但由于過去生產方式比較粗放,對寒地黑土資源保護不夠,土壤有機質下降、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日益顯現。針對這一問題,實施用養結合,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保護好“黑土、凈土、凍土”,讓寒地黑土永續利用。一是做加法,提升耕地質量。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集成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培肥地力技術模式,補償耕地地力消耗;廣泛推廣保護性耕作、深松深耕、輪作休耕等耕作模式,構建肥沃耕層,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狀,提高耕地質量。二是做減法,實施減量增效。繼續推進農業“三減”行動,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側深施肥、水肥一體化、噴藥機械改造、綠色統防統治等措施,強化*施肥、合理用藥、綠色防控等減肥、減藥、減除草劑手段,降低投入強度,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做乘法,推進綜合利用。深入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在“五化”上全面加大力度,重點提高肥料化、燃料化利用比重。加快糞污資源化利用步伐,堅持上養殖必上糞污處理設施。四是做除法,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實施農藥*配置、包裝物清洗回收和殘液無害化處理示范,加強農膜、農藥殘瓶、食用菌菌糠回收利用。
堅持目標導向抓生產,讓綠色有機增量提質。黑龍江省作為國家重要的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發展勢頭良好,但也應該看到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發展還不均衡,加工轉化鏈條短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仍然需要大力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一是鞏固擴大綠色種植。實施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以重點縣為單位,突出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大宗作物種植,集成推廣鴨稻、蟹稻、魚稻等“全環節”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探索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輻射帶動“全縣域”生產水平提升,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發揮非轉基因大豆原產地優勢,發展食用型綠色、有機大豆生產。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發展蔬菜、鮮食玉米、雜糧雜豆等特色作物的綠色生產,讓小品種通過綠色、有機認證提升品質、增加效益。二是積極發展綠色養殖。堅持綠色導向,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著力提升高品質畜產品市場競爭力。繼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推廣種養結合、綠色生產、循環發展模式,建設一批農牧循環、綠色生產示范基地。發揮自然水面養殖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漁業。三是加快推進綠色加工。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切實把綠色、有機食品產業作為成長性*、發展潛力*的產業來抓,對標國內*、國際標準,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實施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形成一批以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產業鏈為基礎,集科技創新、休閑觀光、種養結合的農業產業集群。著力培育綠色、有機食品龍頭大企業(集團),重點圍繞黑龍江省有資源優勢和供給能力的水稻、玉米、大豆、雜糧、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加工領域,引導大型企業增加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擴大生產規模和加工總量。
堅持責任導向抓監管,讓質量追溯成為常態。一是推進“雙標識”融合。加快地理標識認證與綠色、有機認證基地融合,擴大地標區域內綠色認證面積,加快綠標認證區域的地標認證進度,推進地標和綠標區域的雙覆蓋,落實“雙標識”到地塊,并運用物聯網技術,將監管情況接入質量追溯平臺,實現實時動態監測,通過“雙標識”保品質、保品牌。繼續加強1458個“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示范帶動全省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擴面提標。嚴把基地“準入關”,定期對生產基地的土壤、水、大氣等環境指標進行重點抽檢,對不合格基地及時亮紅牌通報。二是推進溯源管理。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推進質量安全智慧化監管,推動已認證的綠色、有機、地理標志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主體全部實現入網追溯,構建起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年內,力爭綠色、有機食品企業入駐平臺率達到*;嚴格農藥、肥料、種子、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擴大農業投入品可追溯平臺試點范圍。三是打擊非法轉基因。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在全省范圍內嚴格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禁止非法生產、經營和為種植者提供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禁止非法生產、加工、經營、進境轉基因或者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農產品,切實保護好黑龍江非轉基因的這片凈土。
堅持效果導向抓推廣,讓金字招牌更響更亮。一是加強品牌培育。堅持政府引導,統籌推進品牌規劃布局、標準制定和評選認定,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綠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機制。建立綠色、有機農產品知名品牌目錄,針對品牌小、散、雜的問題,引導綠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通過產權股權重組、合約使用、特許經營等方式進行品牌整合,提升知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帶動力。將品牌建設與“三區三園”、綠色食品認證、“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品牌集聚優勢。二是加強市場推廣。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在南方一線城市建設展示展銷中心、專營店、品牌營銷專區,宣傳推介綠色品牌農產品,亮好龍江品牌名片。繼續舉辦品牌農產品展銷推介系列活動,豐富國際大米節等活動內涵,加大對五常大米響水大米等品牌保護力度。加強與知名電商品牌合作,將“龍”字號綠色品牌深度融入電商營銷計劃,實現線下線上同步推廣。三是加強出口導向。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266家,其中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8家。要發揮這些出口導向型龍頭企業的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推進俄遠東地區境外農業合作園區和東寧*對外開放試驗區建設。培育優質農產品出口基地,打造內連基地外拓市場的農產品跨境產業鏈。加快完善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標準,實現與國際通行或公認標準有效接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