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金徽大地,流光溢彩,萬物竟秀。一棚棚碧綠的蔬菜生機勃勃,一個個忙碌身影面帶微笑,預示著今年的蔬菜生產又將喜獲豐收。
近年來,徽縣蔬菜產業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扶貧總體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把蔬菜產業做為推進扶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產業來培育和開發,按照“強基地、擴規模、壯龍頭、突特色、提質量、創高效”的發展思路,通過幾年努力初步建成了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能脫貧、能帶貧的蔬菜生產龍頭企業和基地。
一、以辣椒為主的訂單式產業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以徽縣龍飛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龍頭,按照“聯合社+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宕昌模式,以柳林鎮廟坪村為中心區,輻射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29個自然社、145戶農戶、發展以朝天椒為主栽品種的訂單辣椒2230畝;以徽縣新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訂單農業發展模式,以銀杏樹鎮為中心區域,輻射帶動城關、水陽、伏鎮、栗川等鄉鎮發展以長虹為主栽品種的訂單辣椒1820畝。通過該項種植、運行模式的深入推廣,2019年全縣發展訂單辣椒種植4050畝、帶動6鄉鎮、36個行政村、223戶種植戶(貧困戶112戶)、完成育苗1350萬株。同時積極鼓勵各合作社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斷加強與外地客商、企業的聯系,積極發展訂單種植。截至目前,全縣蔬菜產業共發展訂單式生產、種植4項,(其中:訂單仔姜種植450畝、訂單架豆種植300余畝、訂單菌棒生產270萬袋、訂單辣椒種植4000余畝)。在帶動當地及周邊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增收致富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帶動示范作用。
二、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由于全面推廣設施蔬菜綠色防控、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不斷提升全縣設施蔬菜質量效益水平,加快設施蔬菜發展步伐,今春以來全縣新發展日光溫室蔬菜35畝,大小拱棚蔬菜1.25萬畝、西瓜0.8萬畝,蔬菜種植專業大戶家庭經濟收入70%以上來自于蔬菜生產。到目前為止,全縣共完成蔬菜播種面積7.52萬畝,上市蔬菜產量5100萬公斤,實現產值10500萬元,合作社通過吸收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入股、在不斷發展壯大自身建設的同時實現了貧困戶入股分紅。
三、大蒜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大蒜種植上由于全程推廣大蒜種植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狠抓大蒜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落實,全縣3.5萬畝大蒜連續兩年喜獲高產,受全國大蒜銷售行情影響、今年大蒜價格持續高漲。全縣預計產蒜薹875萬公斤,蒜頭1650萬公斤,種植戶可實現產值6850萬元、有力增加了貧困戶的經濟收入。
四、蔬菜特色優勢產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成效顯著。為全面加快蔬菜產業對*扶貧貧困戶增收致富“短、平、快”的優勢、縣蔬菜技術推廣站在指導做好常規設施蔬菜、露地蔬菜種植的同時加大蔬菜類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力度。一是通過外出學習、考察,2018年從四川內江引進仔姜4個系列品種在江洛鎮示范種植50畝,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年在水陽、銀杏、伏鎮、泥陽、永寧、嘉陵又建立仔姜新品種示范點6處,示范面積20畝。同時以徽縣富邦農業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以江洛為中心區域,輻射帶動全縣發展仔姜種植450畝,為下一步大面積開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種植奠定基礎;二是狠抓*扶貧南瓜產業培育示范推廣。按照全縣南瓜產業培育會議的安排部署,依托徽縣龍飛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集中、統一育苗的方式,培育優質南瓜種苗7400多株,在泥陽鎮、伏家鎮、栗川鎮、銀杏鎮、嘉陵鎮、永寧鎮、大河鎮、柳林鎮、水陽鎮建成南瓜種植示范點9處,種植南瓜3000余株,60余畝。在15鄉鎮動員貧困戶零星示范種植4600余株,為2020年推廣南瓜產業做好示范、宣傳、動員。
五、香菇產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勢頭強勁、呈現產銷兩旺。以甘肅鑫亮菌業為龍頭,采取統一菌袋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收購、統一品牌銷售的“四統一分”模式新發展香菇500萬袋,新建香菇標準化生產車間1000平方米,半智能化連棟溫室養菌棚6000平方米,引進香菇自動化生產線6條,目前已完成香菇菌棒生產370萬袋,在大河鎮、嘉陵鎮、麻沿河鎮、榆樹鄉,泥陽鎮、柳林鎮等六鄉鎮建立香菇標準化種植基地7個、所產菌棒除滿足本縣合作社生產外、遠銷宕昌、西河、康縣、成縣、寶雞、河南等地;并與河南省西峽縣合縱商貿公司簽訂菌棒、香菇產品出口協議,為下一步香菇菌棒、產品出口創匯奠定良好基礎。
六、蔬菜集約化育苗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徽縣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徽縣龍飛種植專業合作社、徽縣康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徽縣雙利農民種植合作社為主要育苗基地,采用大棚多層覆蓋、穴盤+基質育苗新技術年培育各類蔬菜種苗7500萬株,為全縣蔬菜特色優勢產業新品種更新換代、新技術引進試驗應用、新產業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縣蔬菜新品種種植推廣普及率達98%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