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雙陽區欣銘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內,村民正排著長隊簽土地流轉合同。“土地流轉兩年了,經營得很好,父母歲數大了,不想讓他們再操勞,我也能放心外出打工了。”農民李剛一邊忙著與合作社社長尹殿偉簽合同,一邊對記者說。
“我熱愛這片黑土,想帶著父老鄉親共同致富。”帶著這份對家鄉的特殊情懷,2009年,尹殿偉毅然放棄在榆樹市的裝潢生意,棄商務農,回鄉創業。
起初,尹殿偉雄心滿懷,回鄉流轉了一塊土地。但真正干起農活時,他才發現,務農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農業知識匱乏,生產經驗欠缺,一年下來莊稼產量少得可憐。
隔行如隔山,身邊的親戚朋友紛紛勸尹殿偉放棄。但他有個“倔”脾氣,就是不服輸,認準的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
屢試屢敗,屢敗屢試。他四處考察、不斷學習,向有經驗的農戶請教,總結經驗教訓,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勞作。通過6年農業實踐,尹殿偉終于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此時,尹殿偉發現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婦女在家種地,不懂科學種植,成本高、產量低,缺少領頭人統一管理。2015年,尹殿偉成立長春市欣銘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民”的模式,統一供種、統一提供有機專用肥、統一技術服務與指導、統一植保和統一回收,為社員服務,保障農民種田高產豐收。
2018年,尹殿偉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吉林省青年農場主培訓班,被省農業農村廳選派赴法國學習。“通過考察打開了眼界,了解了國外對農業健康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把控措施。回來后,我從源頭把關,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實施土地休耕輪作,以保護好耕地的持久性。”尹殿偉說,今年,他要嘗試毛蔥與大豆套種,保證兩季作物雙豐收。
目前,長春市欣銘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350戶村民土地約300公頃,實現玉米種植*機械化。
記者手記:
尹殿偉常說:“自己富裕了不算什么,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干事創業。”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尹殿偉把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作為自己的責任。村里開展修路、綠化等新農村建設,他慷慨解囊;碰到老人生病、孩子上學,他有求必應;有人創業資金短缺,他也會幫扶。尹殿偉,一位農業生產一線的創業者,正以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姿態,帶領全體村民發家致富,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