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六盤山下的涇源黃牛,蟹、稻混養的“蟹田大米”,吃著中草藥長大的鹽池灘羊……原來除了枸杞,寧夏還有這么多優質農產品。6月4日,2019中國(上海)國際有機食品及綠色食品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有機食品展)開幕,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組織了16家特色產品企業參展,包括黃牛肉、灘羊肉、大米、駝絨制品、花蜜、有機蔬菜、紅酒、奶粉等12大類300多種名優產品。
“我們的草場有甘草、苦豆子等175種優質牧草,用當地老百姓的話來說,鹽池灘羊‘吃的中草藥,喝的是溝泉水’。”寧夏鹽池正源農業的李海瑞告訴記者,鹽池灘羊是當地的特色綿羊品種,肉質細嫩,不膻不腥,還是“國宴羊”。“G20峰會的國宴上,就用鹽池灘羊做了一道羔羊凍,此外,2017年的金磚峰會、2018年的上合峰會,國宴上也都選用了我們的灘羊。”2018年,鹽池縣摘去了“貧困縣”的帽子,鹽池灘羊功不可沒。“縣里60%的農民都靠灘羊產業鏈掙錢,這次我們來上海,就想進一步打開銷售渠道,讓上海市民也能吃到優質灘羊肉。”
同樣在*扶貧展區,涇源黃牛肉也久負盛名。“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我們帶動了近5萬戶農戶從事黃牛養殖和種植綠色飼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涇源黃牛肉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加工上采用排酸的方式,牛肉中的乳酸成分分解后揮發掉,鮮味物質反而大有增加,肉質口感因此得到提升。
從江蘇、山東引入河蟹,養在稻田中,如此種植出來的蟹田大米口感香糯、甜純。賀蘭河套平原流域是我國水稻核心產區之一,寧夏生瑞米業的馬國慶告訴記者,他們采用傳統自然農耕方法種植,不施加農藥、化肥。“蟹田大米是出自養螃蟹的稻田,在同一塊稻田里既種稻又養蟹,形成了水稻護蟹,蟹吃蟲餌,蟹糞肥田的天然食物鏈,由于蟹不斷覓食水稻田間的幼蟲和蟲卵,從而大大降低了蟲害的發生幾率,同時蟹對農藥是非常敏感的,整個生長過程無農藥,無化肥,生態環保。”
西藍花、毛豆、秋葵……寧夏的冷凍蔬菜也來上海尋找市場,希望能和華東地區的大型中央廚房、餐飲連鎖對接,打開國內市場。“冷凍蔬菜經過高溫漂燙后,立刻用冰水冷卻,瀝干水分后速凍,整個過程1分多鐘,可以防止綠色蔬菜的褐變,*程度保證其口感和營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寧夏通過創新產業扶貧機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促進貧困地區群眾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鼓勵貧困縣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是增強參展企業主動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信心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擴大本土特色農產品影響力和輻射面能力、助推扶貧產品與市場*對接的有效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