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羅紅柱:癡迷創新的鄉村“愛迪生”
羅紅柱:癡迷創新的鄉村“愛迪生”
農業網   時間:2019/6/9 9:52:00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357

  他日常生活節儉,但在創造發明上卻累計投入數百萬元;他文化程度不高,卻研發出430項專利成果;他幾次試驗中差點喪命,如今年逾花甲卻依然堅持發明創新。

  他叫羅紅柱,今年61歲,是商洛市洛南縣城關街道辦羅坡村一位普通農民。他從18歲開始搞發明,至今已有43年,研發申報國家專利項目430項,其中有20多項專利技術成果轉讓到國內外生產應用,10多項專利技術成果被當地企業生產應用,累計實現經濟效益上億元。

  5月6日,記者見到了衣著樸素、溫文爾雅的羅紅柱,一說起發明創新來,他就有滔滔不絕的話題。

  43年申報國家專利430項

  羅紅柱的發明創新是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的。當時土地承包后的山區,農民分到的全是綹綹田、片片田,傳統的耕作模式效率低下。18歲的羅紅柱初生牛犢不怕虎,萌生了一個念頭:研制一個單家獨戶就能用的犁地、開行、播種的機械。于是,他翻閱書籍,買回一些廢鐵,畫出幾張草圖,一個以家為廠的“小車間”便開張了。

  “農民不好好種田,還要研究什么機械,工人都生產不出來,真是白日做夢。”村上有人在背后議論說,“胡成啥精哩,有本事就不要當農民!”

  面對冷嘲熱諷,羅紅柱把自己關在家里潛心鉆研。一年后,他研制出來的手扶式自退拉犁,在自家地里開溝、開行,試播小麥、黃豆、玉米,效率比以前大為提高。

  有*,羅紅柱去關中走親戚,無意中聽說研發的農具還能申請專利,于是便趕到西安打聽。可原省專利局的人說申請專利需要圖紙,這可難住了從來沒有畫過圖的羅紅柱,他索性把自己發明的“鐵疙瘩”從洛南一路扛到西安。原省專利局的工作人員被羅紅柱的精神感動了,他們幫著畫了圖紙,申報了材料。第二年9月,手扶式自退拉犁獲得國家專利,原省專利局獎勵羅紅柱2000元。得到消息的陜北一家農場人員專程趕到洛南,以5000元買斷了這項專利技術。

  *次成功的嘗試,極大地鼓舞了羅紅柱,同時也讓他認準了這條艱辛而又快樂的路。

  用生命追尋夢想

  1990年,羅紅柱聽洛南縣人民醫院一位大夫說,每年打核桃、摘柿子常有人從樹上摔下來,輕則摔傷致殘,重則身亡。從小生活在農村的羅紅柱,深知農民之苦。于是,他便想研制個自動摘果器,以減少群眾因打核桃而造成的不幸傷亡。

  *,羅紅柱在一棵大核桃樹上試驗摘果器時,不慎摔下來,腰部3根肋骨嚴重骨折。住院期間,他忍受著刺骨疼痛,趴在病床上繼續自己的研究。到了晚上,為了不影響其他患者休息,羅紅柱讓家人把他攙扶到醫院的走廊里搞研究。他的事跡感動了醫院院長,醫院破例給他提供了一個單間病房。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羅紅柱的摘果器終于研制成功并獲得國家專利。該專利被洛川縣果品公司購買了生產使用權,并在我省渭北幾個蘋果大縣廣泛使用。

  洛南縣內大多是山區丘陵坡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旱災成為制約糧食豐產的瓶頸。于是,羅紅柱的研究目標又鎖定在秸稈抗旱保水劑上。

  為了發明秸稈抗旱保水劑,羅紅柱10多次中毒,先后4次被送到醫院搶救。

  *終,羅紅柱的付出沒有白費,他研制的秸稈抗旱保水劑,可吸收并保持相當于自身重量幾百倍的純水,被稱為“地下小水庫”。

  讓更多人了解綠色商洛

  近年來,羅紅柱的研究方向由傳統的農耕生產轉向綠色環保,他潛心研究發明的“綠色商洛游覽球”,就是把生態、綠色、環保理念植入人心,讓更多的人了解商洛。

  許多年前,羅紅柱接觸了一些曾到商洛旅游過的外地人,聽他們說商洛缺少以商山綠色元素為文化形式的品牌。羅紅柱反復思考,商洛的*優勢是綠水青山和沒有污染的清新空氣,但缺少一個以“山”為代表的綠色文化品牌。經過多年研制,羅紅柱終于發明了一種以綠色商山為題材的文體娛樂工具——“綠色商山游覽球”。

  這種游覽球既是體育鍛煉、競技比賽項目,又是文化娛樂、益智球藝工具。它將商洛的“商”字與商山的基本形狀巧妙融為一體,形成字中有“山”,山中有“字”的圖案,并將綠色商山的美麗景觀、優勢特點巧妙納入競技娛樂規則中,使人們來商洛旅游時既可欣賞滿目青山,又可享受娛樂商山文化的美妙。2018年9月,“綠色商山游覽球”獲得國家專利。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羅紅柱潛心鉆研、執著創新,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2014年,羅紅柱獲得“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稱號。2016年,羅紅柱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目前,他已成為我省個人申報專利技術成果*多的一位農民。

  鄉村振興期盼更多的“羅紅柱們”

  李嵐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農民,卻在43年間累計投入數百萬元,發明創造430項專利成果。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依然癡迷創新,發明不止。這種潛心鉆研、執著創新的精神值得贊譽!

  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迅猛發展,鄉村振興需要的各類人才出現嚴重短缺,這就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如何去培養造就人才?除了打通人才向鄉村流動的通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伯樂相馬、慧眼識珠,挖掘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絕活的“土專家”“田秀才”,讓這些鄉土人才在回饋鄉里、富裕鄉村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農村這片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里,我們期盼更多的“羅紅柱們”脫穎而出,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綻放人生精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