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一睹數十年來北京城市快速發展的縮影,不妨將目光投向北京北五環外的海淀清河。
“眼瞅著這片樓就起來了。剛來時周圍基本都是大菜地,就小營西路是條砂石路。”上世紀60年代,李志良從河北石家莊來到北京海淀清河,滿目仍是農耕景象。如今,他家所在的陽光社區,已經變成了2000戶居民的大家園。
農田消失,高樓矗立,人口稠密,“倒掛”嚴重。清河,成了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來來往往的居民里,有*互聯網企業的高科技人才,有國營廠的退休職工,也有老農民和年輕的北漂族。
城市建設的一日千里,不可避免地帶來基層治理的難題。
2014年開始,海淀區清河街道與清華大學課題組合作,開啟社區治理創新試點,由專家引導居民廣泛參與,推動城市更新。退休后的李志良成了社區議事委員。他們的探索,正與上世紀20年代老一輩社會學家推動鄉村振興的“清河實驗”一脈相承。
協商一年 三角地改造居民拿主意
2015年11月16日,氣溫驟降,陽光南里社區活動中心卻陸續“擠”進了二十來人。有溫文爾雅的大學老師,有滿頭白發的老居民,有社區居委會的“大管家”,也有背著雙肩包的大學生。
他們相約到此,要完成一個“艱巨”任務,把廢棄的社區三角地改造成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間。
陽光南里的三角地位于小區入口,是一塊約700平方米的空地。“零零散散種著幾棵樹,但常年缺乏養護。”一提起三角地,李志良直搖頭。居民總在這兒遛狗,到處“埋伏”著狗屎,路過的人隨手丟垃圾、堆雜物,實在有礙觀瞻,氣味兒也不好。
“老人們想溜達,要么就沿著馬路牙子隨便走走,要么穿過兩個紅綠燈,到北邊小區的活動場地。麻煩不說,還有點危險。”李志良的話說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能不能有個地方讓人安穩地坐下曬太陽?三角地改造計劃應運而生。
“以往政府官員、規劃專家高高在上的精英式設計,已經難以適應現在的社區更新需求。”在課題組成員、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副教授劉佳燕看來,真正在社區生活、陪伴社區成長的是居民,居民的看法至關重要。
清河街道的陽光社區,就成了這樣一塊專家引領、居民充分表達意愿、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試驗田”。
經過來自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年輕設計師的反復修改,當天討論的三角地改造方案已經是第7版。“一些方案很現代、時尚,但居民說不實用。”劉佳燕堅持,只有居民點頭的方案才是*貼近社區的方案,也*能激發歸屬感。
木質的休閑座椅便于老人圍坐拉家常,同時方便照看一旁娛樂區里游樂的兒童,不遠處還有使用率極高的健身器械……經過一年多的討論與協商,陽光南里三角地終于敲定改造方案,并在2017年夏天正式完工。
群策群力 社區共治尋回鄰里人情味
利用專家力量,在社區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居民共同參與社區治理,這樣的探索在清河早有先例。
1928年,燕京大學社會學家楊開道、許世廉等人就曾在這里做過*著名的“清河實驗”。他們在農村社區培養有威望的社區*,增強農民的自我組織能力,從經濟、社會等多方面提出改良措施,為鄉村振興樹立了*典范。
隨著抗戰爆發,持續9年的老“清河實驗”被迫中斷。數十年的歲月改變了清河的樣貌,聚焦公眾參與的社區治理經驗卻在這片土地延續。
2014年2月,清華大學課題組與海淀區政府合作,在清河街道開啟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即新“清河實驗”。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鄰里之間變得淡漠,社區居委會由于行政任務重,也難以發揮自治功能。”劉佳燕感慨。
李志良所在的陽光南里24號樓,就聚集著天南海北的住戶。*早的單位職工搬走了,外來住戶越來越多,大家互不認識,甚至見面連招呼也不打。搬家工人把墻皮蹭掉了,地面上開始掉煙頭、留痰跡,單元門修了又壞……逐漸雜亂的樓道環境折射出冷淡的人情味兒。
課題組在統計576份問卷后發現,人們心中的理想社區*看重的就是鄰里關系,其次才是環境和設施條件。
2015年1月,陽光社區成立居民議事委員會。10名議事委員通過居委會推舉、他人推舉、個人自薦,*終從參加選舉的17人中脫穎而出。他們有的是單位退休的老干部,有的是熱心公益的社區積極分子。收集居民意見,討論形成議題,三角地改造、社區美化、自行車棚建設等老大難問題在他們的聯席會上一一解決。
作為議事委員,李志良*滿意的是家門口的樓門美化。作為牽頭人,他帶領樓內居民共同合作,把原本臟亂差的樓道變成了溫馨的大客廳。寒冬臘月里,四五位老人家親手刷樓道、鋪地墊、掛裝飾畫,廢棄的置物架還被改造成小廣告收納架,保持墻面干凈整潔。
樓道和小區的變化,年輕住戶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現在碰到李志良,他們也會微笑著叫一聲“大伯”。
精細治理 推動城市街區微更新
陽光社區以南,毛紡北小區門口,一棟三層高的小樓正在進行緊張的內部裝修。今年盛夏,這處4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將作為清河生活館,正式為周邊居民服務。
“這個社區是原來國營毛紡廠的職工大院,居民老齡化嚴重,商業設施不足,整體居住環境比較差。”清河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社區“一老一小”需求*多,所以生活館一層將提供便民服務,二層有兒童活動區,三層是養老驛站,屋頂還有供居民認領種植的社區花園。
老樓裝電梯、立體停車庫、養老驛站,在課題組和街道的共同謀劃下,毛紡北小區也變得更有活力,更加宜居。越來越多的居民像李志良一樣參與到社區事務中。
加氣廠小區7號樓前,荒廢已久的綠地將變成社區花園。大雨中,30多名從社會招募的志愿者用鐵鍬、鏟子、錘子,將一根根杉木條固定在空地上,繪出花園步道的邊界。規劃師與居民們卷起衣袖一起勞動,就連旁邊8號樓、9號樓的居民也主動參與,雨水與汗水交織。
“清河實驗”搭建起街道與居民上下溝通的橋梁,社區的議事委員會成了居民需求的傳聲筒、項目落地的監督員。
作為課題組發起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雖年近古稀,仍年復一年指導學生參與“清河實驗”。去年6月,街道、課題組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通過手機App的方式向居民征集到1200余條街頭微公園的建議,來自年輕居民的點子越來越多。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目前各區都在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街區責任規劃師制度,街區更新成了主要工作之一。作為北京參與式規劃的先行者,“清河實驗”為責任規劃師制度的廣泛推行闖出了一條明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