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條“從南藥中成功提煉出今珠多糖注射劑,對ASFV感染預防率98%,治療有效率95%......"的消息在微信上瘋傳。這到底是炒作檳榔?還是重大成果?
中獸藥既要擔起防控疫病的重擔,也應理性宣傳和推廣,千萬不能成為神藥集中營。
近幾天,各大微信群瘋傳,某校校友會發文稱,海南某公司“從南藥中成功提煉出今珠多糖注射劑,對ASFV感染預防率98%,治療有效率95%....這項成果市場巨大,給中國和世界民生帶來福蔭。”
還看到了一份蓋著海南某政府部門公章的公函掃描圖,表示“要加快研究成果運用”。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說是炒作檳榔,有人說是重大成果。
筆者的*感覺就是,不太靠譜,似乎又是一款防非神藥。真相究竟如何,相關部門應及時公開披露和解釋。如果真是好消息,那么給行業帶來福音;如果公函是假冒的,政府應果斷予以澄清。
毫無疑問,在這場非洲豬瘟防控戰中,中獸藥被國人寄予厚望。相比疫苗和飼料,不少中獸藥賣得很火。但筆者認為,中獸藥既要擔起防控疫病的重擔,也應理性宣傳和推廣,千萬不能成為神藥集中營。
是“神藥”還是“藥神”?
這是一個行業巨變的歷史關口,
中獸藥產業正站上發展的風口。
中獸藥的機遇之一:減抗替抗。農業農村部提出,2020年要全面實現飼料中不使用抗生素。這是一道紅線。減抗替抗已經逐漸上升到國家食品安全戰略層面,刻不容緩。放棄使用抗生素,中獸藥成為養殖企業的重點選擇。
中獸藥的機遇之二:消費升級。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品牌肉、品牌蛋的市場急劇擴張,中獸藥應用在這方面得天獨厚,既保障了養殖動物的減抗,也保證了肉蛋奶具有獨特的風味口味,故而是打造品牌肉蛋奶的*。
中獸藥的機遇之三:疫病防控。以非洲豬文代表的一批疫病嚴重傷害了中國養殖業,目前西醫并無*有效的藥品和疫苗,中獸藥和中獸醫有可能在養殖業束手無策的歷史關頭發揮巨大的防控作用。
2019年,不少中獸藥企業在養豬業產業規模銳減的情況下逆勢增長,可謂證明他們抓住了歷史賦予的機遇,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
目前中獸藥行業和企業普遍也遇到幾大挑戰。
挑戰一:行業標準不健全。中獸藥屬于傳統中醫領域的分支,其定性定量的科學性有待提高。
挑戰二:功效參差不齊。中藥要發揮作用,藥材選擇的重要性無與倫比,但市場上各大廠家的原材料來源各不相同,所以產品功效也完全不同。再加上部分中獸藥與抗生素混用,其功效很難獨自證明,
挑戰三:行業公信力不足。目前獸醫防控體系基本上是被西醫壟斷的,養殖戶基本上是被西醫理論和產品培養出來的,所以中獸醫的影響力有限。
挑戰四:理論推廣神話。部分中醫產品和方案缺乏實戰性,神神道道被業界目為忽悠,從而破壞了中醫的公信力。非洲豬瘟防控中,中醫應避免成為神藥。任何一款神藥,都會被市場證偽,都會被養殖業唾棄。炒作不切實際的概念,反而不利于發揮中獸藥的防疫作用,不利于中獸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便是中獸藥行業目前的現狀。
中獸藥和中獸醫作為傳統醫學的一部分,有望在21世紀的今天得到去蕪存菁、去偽存真的新機遇,有望為中國養殖業在減抗、品牌肉、抗擊疫病等轉型路上提供新思路,有望給優質肉蛋奶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一個新未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