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有文化 懂技術 會經營 善管理 能帶富——新農民培育讓農民步入新境界
有文化 懂技術 會經營 善管理 能帶富——新農民培育讓農民步入新境界
農業網   時間:2019/6/12 11:25:00  來源:江城日報  閱讀數:357

  6月3日,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農民常恕清發布了一個快手作品,迅速獲得多人點贊,眾多朋友留言互動。常恕清分享的是他參加省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的短視頻。3月末,他的一則參加農民培訓的朋友圈,當時也引來很多農民朋友的關注和羨慕。

  如今,吉林市農民學習培訓熱情高漲,熱愛學習蔚然成風。學習培訓,農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結交了朋友,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一方產業的發展。他們已從傳統的農民轉變成新型職業農民。

  市農業農村局科教處處長潘福群介紹,2014年到2018年,我市僅城區培訓職業農民人數分別是180人、180人、196人、220人、333人,呈穩步上升的態勢。全地區每年培訓3000余人。伴隨著受訓人數的增多,新型職業農民的境界也逐漸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學習培訓讓農民步入不同層次的新境界。潘福群介紹,吉林市培訓工作主要分三類:普通培訓工作;重點培育工作,即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項目工作;*培養工作,即啟動了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工作。幾年來,一支愛農業、會管理、懂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正在逐漸擴大。很多*的職業農民開始嶄露頭角,他們更易接受新事物,富有激情和干勁,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找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斷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增添助力。

  眼界大開事業迅速崛起

  錢海霞,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阿拉底村農民,參加職業農民培訓前,種植5個大棚的蔬菜,生活水平還不錯。2016年11月,經過遴選,受邀參加培訓時,她心存疑慮、擔心上當受騙,對參加培訓畏首畏尾。經過15天的學習,錢海霞眼界開了、膽量大了、行動力有了。回到家,她就著手再建9個大棚,全部種植香瓜。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種植項目,兩步同時進行。這一舉動讓當地農民刮目相看。2018年,錢海霞一年種瓜兩茬,收入大增。同年,在市“雙學雙比”競賽活動中,榮獲“致富女狀元”稱號。錢海霞種瓜兩茬成狀元在當地成為佳話。

  “參加培訓,我學習了種植香瓜的知識,了解了香瓜產業的前景,認識了多位老師,有了堅強的后盾。”對此她感激不盡。

  “培訓學員僅*,跟蹤服務永相伴。”擔負農民培訓工作的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吉林市分校校長關麗娟說,這句農民培訓的方針,使農民的學習不僅停留在集中學習的15天里,還延伸到未來的生產活動中。錢海霞說的“堅強的后盾”就來自農廣校這句擲地有聲的承諾,正因為如此,她才信心倍增,大膽敢為。

  很多像錢海霞一樣的農民,從培訓中嘗到甜頭。他們從懷疑、怕浪費時間,到主動爭取參與學習、主動跟其他農民學習,學習意識大大增強,自己從事的農業生產也不同程度地躍上新臺階。

  思維拓寬認識達到新高度

  以前農民是一種被動烙上的“身份”,現在農民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ldquo;十三五”全國新型農民培育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潘福群在2018年11月吉林市青年職業農民培訓班開班儀式上說:“你們當中有的是大戶,有的是家庭農場主,有的是合作社負責人,有的是企業負責人或者社會組織負責人,有的可能是村里的干部。但現在你們有個統一的全新的名稱,叫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在壯大,農民的思想觀念也悄然改變。

  農民范冠男,去年參加了省青年農場主培訓班組織的赴湖北培訓。培訓前,家中有60公頃玉米地,經濟效益非常理想。培訓后,“抱團取暖、率先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的理念根植于心,今年1月,她與培訓班同學杜輝、常恕清合伙成立了永吉縣洪明晟果蔬專業合作社。在玉米播種時節,范冠男將家中玉米播種事宜委托他人,自己始終堅持在果蔬基地忙碌。她說:“合作讓大家共同發展。合伙人應該多為集體著想,不能私心太重,總考慮自己。” 三個人計劃著再注冊個農業服務公司,計劃著繼續推廣他們建立的“農戶出土地、出勞力,三人出技術、出銷售”的經營模式。“這都是培訓后想到的,放在以前,哪敢做這些事呀!把自己的地種明白就不錯了。”范冠男笑著說。

  “讓幸福的雞下幸福的蛋。”這個概念是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豐口村農民尚千推崇的。如今成為市天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尚千有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養殖想法。他將雞的飼養密度按1000平方米放養100只雞進行放養,保證每只雞有10平方米的活動空間。按照10只公雞帶領一兩百只雞群的比例,將公雞和母雞混養在一起,給動物*的福利。這些都是培訓學習后獲得的。不僅如此,他還具有了不斷創新的思維,養殖改良優質雞種中華宮廷雞;拉長產業鏈,研發深加工產品老尚頭烤雞蛋……“本來尚千就有思想有能力,經過不斷的學習培訓,想法更先進了!”尚千的變化,讓當地農民深深感嘆學習的巨大作用。

  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在增加自己收入、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也逐步構建了現代化生產、經營體系,逐步向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邁進。

  帶動農民共同致富承擔責任

  吉林市金色秋天香瓜生態園農民專業合作社鄉土專家劉英奎,是吉林市*早一期2014年受訓的學員。如今,他已成為培訓班的講師,金色秋天香瓜生態園——全省*為先進的禮品香瓜生產和香瓜嫁接苗生產基地,也成為省、市,上海、黑龍江等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是學員現場觀摩、實訓操作、技術交流的平臺,提高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今,每年來基地參加實訓的學員從當初的1000多人,已快速發展到7000余人。

  劉英奎還將自己苦心摸索的高效生產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瓜農,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農民發家致富,目前已有1000余戶瓜農按照劉英奎的技術進行高端香瓜的生產。

  錢海霞參加培訓時的老師正是劉英奎,講授的課程正是香瓜種植,也正是有了劉英奎在品種、種植、銷售等方面提供的幫助,錢海霞才能成就“種植兩茬香瓜成狀元”的佳話。幾年來,像錢海霞一樣,得到劉英奎的幫助,香瓜種植發展特別好的農戶已有30多戶。

  遼寧省遼陽市一位學員實訓后,去年建起40畝香瓜大棚,劉英奎3次前往幫助解決技術問題。近日,該學員舉辦的遼陽*受關注的采摘節即將啟幕。

  被大家尊稱為師傅的劉英奎,樹立了一位新型職業農民的良好形象,發揮了新型職業農民勇于創新、帶動致富的積極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