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西瓜大量上市的時候,阜城各西瓜銷售點前人流如織。綠油油的皮,紅彤彤的瓤,鮮嫩多汁、甘甜可口、清爽宜人的大西瓜十分誘人,過往市民紛紛購買。
“今年天好,西瓜收成好,更重要的是售價也比去年高。”日前,記者來到潁東區新華街道辦事處任海居委會時,瓜農史雪劍正在自家的大棚里采摘西瓜,說起今年的收成,他笑著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頭茬西瓜批發價達到2.5元一斤,這幾天的零售價也在1.8元一斤,每天早上到地頭拉西瓜的車都裝得滿滿當當才離開。
郁郁蔥蔥的秧苗下,圓圓的西瓜一個挨著一個,顏色深、個頭大的是史雪劍采摘的*。“這樣的瓜就是熟了,現在摘了拉到市場上銷售,剛剛好。”說起摘瓜,史雪劍經驗豐富,“種了三年西瓜,啥樣得好,我一看就知道。”
曾經,史雪劍也是一名貧困戶。2014年,因為家庭困難、沒有技術,史雪劍和母親被列為貧困戶。與此同時,村里的種植大戶詹明成種植西瓜,收獲了良好效益。在村干部的引薦下,2016年,史雪劍也走上了種瓜的道路。
“剛開始啥都不懂,就種了十多畝。每到關鍵的時候,詹老板就過來手把手地教,幫著育苗、插秧子、看瓜的成熟度……這兩年我沒少學知識。”史雪劍一邊忙活,一邊告訴記者,種瓜技能學到了手,他今年便擴大了規模,“種了30畝,按照現在的行情,保守估計畝均純收入6000元,相當可觀。”
在詹明成的帶動下,史雪劍于2017年成功脫貧,如今更是靠著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之路。“要么帶著他們一起種瓜,要么提供崗位就業,總之收入增加了,他們也就脫貧了。”詹明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先富帶后富,*扶貧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對于有條件的貧困戶,他則負責提供技術、瓜苗,帶領他們種植西瓜,發展產業;對于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便在西瓜種植基地為他們安排工作崗位,幫助增加收入。
采訪當日,記者在任海居委會連片的西瓜種植基地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在除草修枝。“干*活就有60塊錢的收入,活不算累,收入不少。”一名貧困戶滿意地說。
“我在外地種了很多年瓜。2013年開始回來種,既方便照顧家里的父母,又帶動父老鄉親增收,一舉多得。”詹明成告訴記者,這幾年,阜陽的西瓜種植行業效益一直不錯,他的種植規模也擴大到了230畝。“今年的收成和市場都比往年要好,凈收益大大增加,更堅定了我們繼續發展的信心。明年,我們打算擴大規模,帶動更多鄉鄰參與,共同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