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金華東陽市委書記傅顯明到東陽江鎮進行調研。傅顯明強調,生態型鄉鎮要明確目標,找準載體,利用生態資源優勢,不斷補齊發展短板,在工作中求創新、求突破,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傅顯明一行首先來到東陽江鎮慶泉村白泉自然村,調研拆后重建及美麗鄉村建設。白泉從2010年開始農房改造,進行整體搬遷,農民新居于2012年7月全部施工完成。傅顯明對白泉以環境保護為前提、以現代農業為依托的拆后重建和美麗鄉村建設做法表示肯定。
在雙合村西家山自然村,傅顯明看展板、入農家,對“十美村”創建進行調研。傅顯明對該村綠化提檔的做法表示肯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希望干部群眾共同為守護好橫錦水庫貢獻力量。
在天山村,傅顯明參觀了傳統農耕文化陳列館、居家養老中心等地,并走進村里檢查精品村建設情況。“村里閑置的房子多嗎?”傅顯明邊實地檢查邊向村干部詢問。“還有100多間。”“下一步準備拆嗎?”“不準備拆了,我們計劃把這些房子利用起來發展旅游。”傅顯明對此表示肯定。傅顯明還了解了山水社會項目進展情況。
在聽取東陽江鎮工作匯報后,傅顯明指出,東陽江鎮作為生態型鄉鎮,要緊緊圍繞“山水東江、休閑小鎮”的發展定位,依托生態優勢,以保護好生態、提升好生態并賦予休閑功能為著力點,補短板求突破,著力于庫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條件的改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利用好生態這一*優勢,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朝著農業興旺發達、農村人人向往、農民安居樂業的目標不斷努力。
傅顯明強調,在工作中,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大局與小局的關系,保護飲用水安全是我們的責任、是大局,這項工作我們必須做好;要在環境沒有被破壞、水質沒有下降的前提下,學習借鑒其他地區好的經驗和做法,謀劃好發展的道路。要求創新、求突破,圍繞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開動腦筋,多想辦法,工作中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東陽市領導虞樂生、金德良就處理好生態與發展的關系、解決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問題、提高和改善庫區百姓生活提出要求。
東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通局、發改局、生態環境東陽分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領導就東陽江鎮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作了說明表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