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決勝脫貧攻堅3200畝撂荒地復耕變“聚寶盆”
決勝脫貧攻堅3200畝撂荒地復耕變“聚寶盆”
農業網   時間:2019/6/13 15:04:00  來源:海東時報  閱讀數:365

  近日,在海東市化隆縣昂思多鎮德加村和洛忙村相連的馬陰山山腳下,村民正在地里忙碌著,只盼著秋天有個好收成。

  一塊塊分割整齊的田地,被綠油油的青稞苗裝扮得十分美麗,翠綠的小苗已長出兩寸多高,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連綿縱橫的荒山腳下,這一片新綠顯得格外搶眼。

  很難想象,這3200畝廣袤平整的土地,以前竟是成片的撂荒地,雜草橫生。而這一切變化離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化隆縣昂思多鎮德加村村主任朱公保才旦。

  回鄉創業萌發大膽想法

  2017年11月,準備返鄉創業的朱公保才旦被德加村村民推選為村主任,那年他只有29歲。

  朱公保才旦是地地道道的德加村人,小時候由于家里貧困,15歲便開始外出打工,在工地上干過小工、經營過小生意、承包過小工程,小小的年紀就已經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和磨難。后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生活才有了好轉,在海西經營起了一家百貨小商城,生意還算不錯。

  “我從小有個夢想,就是在有經濟能力的時候,一定要盡自己的努力給村里辦點實事,改變村上貧窮的面貌,讓村民們生活得更好。”朱公保才旦說,為了這個夢想,他已經在外創業拼搏了10多年。

  在當選為村主任后,為了不辜負村民們的希望和重托,朱公保才旦把海西的百貨小商城低價轉讓給家里的親戚,來到村里一心一意為村民辦實事,但苦于沒有資金和合適的項目,他只能奔波在為村民服務的一些小事上,不斷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2018年,在朱公保才旦和“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村上實施人畜飲水工程維修、村級主干道硬化、村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配置,修建了德加村箭場,進行農村電網改造項目,村里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可要讓村民富起來,需要持續穩定的產業支撐。而對于山大溝深、土地貧瘠、撂荒嚴重的德加村而言,如何選準脫貧攻堅的支撐產業,是擺在朱公保才旦眼前的一個棘手問題。

  “在全省2018年領頭雁農牧業精英培訓班上,一位教授講授的依托本地優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課程,讓我對村子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考,特別是教授講述的‘青藏高原發展有機青稞,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的內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了。”朱公保才旦告訴記者,回到村里后,他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才能利用好優勢資源,保護好耕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增加群眾的收入。

  看到村上有這么多的撂荒地,朱公保才旦心里非常著急,他知道村民們撂荒就是因為一家一家分散種植,種植成本高、收入低,沒有形成規模,所以撂荒地是越來越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開始悄悄地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個大膽的想法也在他腦海中形成了。

  此時,一個好消息讓朱公保才旦非常興奮,化隆縣為了增加村上的集體經濟,為每個村補助6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讓各村上報發展項目。怎樣用好用活這筆錢就成了他日夜思考的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村集體經濟,成了村“兩委”及全村百姓共同面臨的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朱公保才旦向村委會提出了他的想法,就是利用村上的撂荒地打造綠色青稞種植基地。經過村“兩委”班子商討后,德加村“兩委”立即組織村民代表、老農代表、黨員召開了利用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打造綠色青稞種植基地,創建“高原農金糧”品牌的大會。會上村支部書記徐勇軍詳細介紹了項目發展的背景、規模、產生的經濟效益以及荒地的合理利用,還沒說完、大家就鼓起掌來,都說投入此項目是*的決定,全體舉手通過。

  千畝撂荒地變上好良田

  思路定了,關鍵在于行動。項目確定后,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多,需要的資金也很大,于是朱公保才旦狠下一條心,把自己多年積累的52萬元全部拿出來投入到了前期的各項工作中。

  為了早日完成前期的土地流轉,種子、化肥的采購等事宜,他總是早出晚歸,天天在外面忙碌,有時候幾天都回不了家。在注冊成立了公司后,他*個想到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商標品牌,化隆縣農牧局的培訓也為他樹立品牌意識起到了很好的啟發作用。在征求村民和公司員工的意見后,他及時注冊了“高原農金糧”商標,為今后有機產品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擴大種植規模,我們和鄰村洛忙村達成一致,把他們村的1000畝撂荒地也一起流轉了過來,加上我們村的2000畝,連成了3000多畝的種植基地。”朱公保才旦說,之后他又跑到化隆縣農牧局尋求支持,當時縣農牧局不但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規劃和指導,還免費給德加村提供有機肥399噸、青稞種子30噸,并提供了免費的農業保險。

  有了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村民們的積極性也非常高,組建了專門的農民種植隊,村“兩委”負責人在項目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先行集資購置農機設備20輛、有機肥40.5萬公斤、青稞種子6噸、安排本村剩余勞動力、困難群眾100余人在基地從事農業生產,在專業種植隊人員的辛苦勞作和農牧局專業技術人員的現場指導下,千畝青稞全部完成種植,共種植面積達3200畝。

  4月20日,在開始播種的那天,當20多臺播種機一起開始播種有機青稞昆侖15號品種時,村里的群眾都跑到山腳下來觀看這個轟動的場面。75歲的村民旦正項欠激動地說:“山腳下的這一大片地被撂荒了七年多,眼看著成了荒山,沒想到在村主任朱公保才旦的帶領導下,有了這么大的種植規模,聽說今天要開始播種,我早早就來到這里守候,要親眼看看這片地里種下的種子,這是我們全村人的希望,也是這座大山的福音。”

  打造百姓增收“聚寶盆”

  在德加村有機青稞種植基地,朱公保才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每畝400斤產量計算,可生產有機青稞128千克,每斤按市場價1.5元出售,可增加收入192萬元,除去投入及成本,預計年底凈收入80萬元,可帶動農戶312戶1289人、貧困戶35戶92人。

  此外,為了真正實現科學種田,在化隆縣農牧局的支持下選擇了一片比較平整的田地,分成20多個小塊,進行有機肥替代化肥田間試驗小區,通過試驗田不斷積累經驗,走科學化、集約化的發展之路。

  看著一排排長勢喜人的麥苗,撂荒多年的地已經變成了“聚寶盆”,朱公保才旦滿臉笑意的告訴記者,在黨的好政策下,德加村打造了千畝有機青稞種植基地,不僅解決了村上的剩余勞動力,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留荒地的面積,找到了適合本村發展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如今的消費者*基本的要求就是吃得安全放心、吃得綠色健康,我們將依托基地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利用“高原農金糧”品牌,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談起今后的發展,朱公保才旦信心滿滿地說,村上將利用好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在青稞花盛開的時候,通過舉辦綠色青稞文化藝術節等形式,擴大影響,招商引資,對有機青稞進行深加工,形成“種植+加工+鄉村旅游”模式,充分發揮優勢,帶動村集體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