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名單,依托國家水產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的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和國家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獲批建設。
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和國家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獲批設立,標志著國家水產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我國水產生物種質資源領域的牽頭引領作用和重要基礎地位。國家水產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國內35家水產科研院所、大學,以及水產原良種場及龍頭企業建設成立水產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平臺下設黃渤海區分中心、東海區分中心、南海區分中心、長江流域分中心等10個保存整合分中心,區域覆蓋三大海區四大流域。平臺自2011年建設完成以來,主要以活體資源、標本資源、精子及胚胎資源、基因資源和細胞資源等為主要形式對水產種質資源進行保存和共享,截止目前,共收集整理共享2028種活體資源信息、6543種標本種質資源信息以及28種基因組文庫、32種cDNA文庫和42種功能基因等DNA資源信息,活體整合數量占全國保存數量的95%以上,重要養殖生物種類的整合率達到*。
國家淡水生物資源庫依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組建,覆蓋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等內陸主要流域,保存類別涵蓋魚、蝦蟹、貝和水生植物等資源,保存形式包括活體、標本、組織、胚胎、細胞和基因等,將建立本底清晰、保存安全、標準健全、使用合理的淡水生物資源庫建設和服務體系,實現淡水生物資源保存技術體系和創新體系的標準化、高效化和信息化。國家海洋生物資源庫依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組建,將打造由主庫、分庫、特色庫和數據中心組成的新格局,收集和保存的目標物種聚焦海洋經濟種、生態種、特有種、稀有種和瀕危種,將建成國際上種類*豐富、覆蓋范圍*廣、保藏數量達10萬份的海洋生物資源收集和保存中心,實現資源由分散管理向集中整合的轉變,推動我國由海洋生物資源大國向資源強國轉變。
據悉,本次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是按照《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對原有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進行優化調整,同時增補一批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此次優化調整后共批準建設了50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包括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和30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和國家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是30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中的兩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