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的目的不是簡單地發論文、評獎,而是要真正讓老鄉們受益。”
初夏的曲周,麥子已金黃,人們在勞作。行走在曲周縣王莊村的田間小路上,記者不時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一邊和村民們一樣給小麥施肥、除草、打藥,一邊觀察、測量、探討,還時不時地解答老鄉的問題。他們就是中國農大科技小院的老師和學子。
從*初的改土治堿開始,一批批中國農大師生從繁華都市來到曲周鄉間。46年來,他們和農民打成一片,用腳丈量大地,用心丈量生活。讓白花花的鹽堿地變成“米糧川”,把*的論文寫在大地上;讓田野處處洋溢豐收的喜悅,把優異答卷交到鄉親們手中。“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堅持‘實’‘思’兩個字,‘實’是頭戴帽子下田去,‘思’是把農民的田放在心上。”當記者問起在農村搞科研*的感悟是什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這樣回答。
搞農業科研,方法有許多種。比如,在實驗室里培育品種、觀測數據、撰寫論文,不用忍受風吹日曬、蚊叮蟲咬也能出成果。但中國農大的師生們卻選擇了更為艱苦、更需要耐心的一條路。從北京到曲周實驗站,再從實驗站搬到農家小院,條件越來越艱苦、簡陋,但農大師生和農民的心卻貼得越來越近。他們年復一年奔走在田間地頭,把目光放在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上。從小麥、玉米到西瓜、葡萄,再到雞鴨養殖,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們就研究什么、推廣什么。這是一種科研方法,更是一種情懷。有了這樣的方法,做學問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有了這樣的情懷,搞研究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基層一線向來是科技創新的沃土。把農民的田放在心上,把汗水揮灑在農民的田上,科技工作者就一定會有收獲。“剛來的時候,我是一問就倒,老鄉說我講的‘中聽不中用’。現在我已經是百問不倒。”說起來曲周之后的收獲,中國農大的研究生賀敬芝一臉自豪。像農作物一樣牢牢扎根在泥土里,讓中國農大師生錘煉出更加扎實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科研成果。近些年,中國農大科技小院參與發表學術研究文章近200篇,其中一些發表在《自然》《科學》等*學術期刊上。堅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讓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的科研成果充分展現出“*生產力”的作用。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間,隨著中國農大一項項科研成果的應用和推廣,曲周小麥、玉米產量分別提高了28.2%和41.5%,農民增收2億元以上。
“農大的老師,不容易,了不起。咱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攀親戚。”走在翻滾的麥浪旁,聊起中國農大的師生們,曲周老鄉們贊不絕口。曲周田野上茁壯成長的莊稼和林果,曲周人民發自內心的點贊和感謝,都是對中國農大人責任、奉獻、科學、為民精神的高度贊揚,也是對更多科研工作者的深情召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