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宜昌:全域旅游興鄉村(圖)
宜昌:全域旅游興鄉村(圖)
農業網   時間:2019/6/14 15:55:00  來源:農村新報  閱讀數:407

宜昌遠安農村產業

  遠安縣位于宜昌市東北部,歷史文化悠久,是黃帝夫人、華夏之母嫘祖的故里和楚文化的發源地,擁有2100多年建縣史。遠安縣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74.5%,是湖北省綠化達標*縣、湖北省生態縣,先后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稱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遠安是湖北省*整體不對外開放縣,曾是省定貧困縣,農業不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短板。鄉村振興路,迫切而艱難,遠安如何走?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近年來,遠安縣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謀劃鄉村振興,以農旅融合為抓手,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提升農業多重價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在融合發展中同步升級、增值和收益。洋坪鎮為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鄉鎮,鹿苑、鳳凰、花林寺為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村。去年,省政府批準遠安退出省定貧困縣。

  高位推進夯實融合之基

  今年2月,位于茅坪場鎮白云村的獼猴桃專業合作社3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開工建設。該村一度擁有礦企16家,煤礦關停后,集體經濟跌入低谷。在縣里產業扶持政策支持下,村里原本荒蕪的山地上,建起了果園、采摘園、農事體驗園,成了村民增收的綠色引擎。

  這是遠安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遠安縣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謀劃、強力推進,著力解決產業基礎薄弱、市場主體不強、人才技術匱乏等融合難題。

  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夯實產業融合發展基礎。突出產業重點,發展“一村一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每年整合資金數千萬元支持“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和食用菌、茶葉、優質米、水果等特色產業發展。瓦倉村(瓦倉大米)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瓦倉大米獲“湖北名優大米十大品牌”,“鹿溪玉貢”獲“中茶杯”黃茶類特等獎,遠安食用菌被列入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三年規劃。

  引強培優市場主體,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引進和培育大自然生物科技公司、瓦倉谷香生態農業公司、鹿溪玉貢茶業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引領全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2017年,遠安縣整合資金設立4500萬元產業扶貧專項基金、1110萬元切塊資金,對44家龍頭企業和部分市場主體予以扶持;與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開展4000萬元貸款業務,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農企融資難題。

  內外結合對接人才,增強產業融合發展動力。省食用菌協會副會長、華中農大副教授王卓仁常年為遠安香菇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三峽大學教師黃華到遠安掛職副縣長兩年,指導本土企業打造拈花谷民宿等全域旅游樣板點。水積而龍聚,木茂而鳳棲。76家企業、143名創業者進入“夢想遠安”創業孵化中心,294名外出青年返鄉創業,1500余人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全域旅游提升融合之效

  6月5日,舊縣鎮鹿苑村燒烤園里熱鬧非凡,一家企業組織60多人在此燒烤。一旁的千畝黃茶園里,游客可體驗種茶、采茶和炒茶的樂趣,還可了解悠久的黃茶文化。上方的河道里,正在建設2萬余平方米的天然戲水樂園。

  鹿苑村黨支部書記劉孝明介紹,在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下,村里正在重點建設“一河兩岸三園”,打造黃茶生態產業公園。每逢節假日,數千游客涌入村里,黃茶變身旅游商品,兩三元一克,價格翻了番,還供不應求。

  鹿苑村是遠安縣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近年來,遠安縣以旅游商品標準提升農產品質量,以旅游景區標準建設農業園區,以旅游項目標準創新農業生產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遠安縣還舉辦遠安國際田野馬拉松,將鄉村道路改造提升為賽道。比賽那幾天,縣城30公里內的3個鄉鎮、各大景區、房車基地都住滿了人。據介紹,遠安馬拉松投入250萬元,收益預計超過4000萬元,長期收益還遠不止于此。

  目前,遠安縣已建成鄉村旅游特色村20個,特色農業園區2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累計發展農家樂646家、鄉村客棧172家,鄉村旅游從業人數6823人。

  此外,遠安縣還大力推進農工融合、農商融合等融合發展模式。農產品加工由初級向精深轉型,瓦倉常規稻米賣到7元/斤、有機原種稻米更是賣到58元/斤;建成農村淘寶鎮、村兩級服務站91個,覆蓋所有貧困村,京東遠安館銷售業績在全國2800多個地方特色館中一直位居前七名。

  利益聯結凸顯融合之本

  今年42歲的付宗華,是茅坪場鎮瓦倉村5組村民,父親和妻子都身患重病,家里陷入困境。在瓦倉谷香公司幫助下,他種了18畝優質常規稻。公司半價供種、成本價供肥供藥,并讓他享受稻米加工增值效益,高于市場價10%回收稻谷。他每年賣糧收入1.6萬余元,另在公司打工,年收入1萬多元,順利脫了貧。

  瓦倉谷香公司董事長汪宗平介紹,該公司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發展基地近5萬畝,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訂單農業、吸納就業、入社入股分紅、種植技術培訓等方式,帶動數千農戶年增收1000多萬元。

  遠安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企業與農民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不但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加了農民收入,也促進了企業的自身發展壯大,實現了互利共贏。

  探索推廣入股經營保分紅、土地租賃保租金、代種代養保效益等形式的代管運營機制,提供生產資料管理服務、技術培訓指導服務、市場信息銷售服務的統一服務機制,“龍頭企業+規模經營主體+土地承包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四位一體”規模化經營機制。

  在花林寺鎮龐家灣,入股經營保分紅機制盤活了鄉村旅游業。貧困戶按5000元/戶的標準入股到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年底按6~10%保底分紅;農戶房屋經合作社改建為民宿后,作為不動產入股到合作社經營,目前每年每平方米可分紅10元。

  如今的遠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增收路越走越寬。去年,遠安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684元,增長8%,繼續跑贏GDP增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qif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