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保資源,修復漁場促民生”。由省農業農村廳和舟山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19年“全國放魚日”暨浙江省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會場活動,6月10日在舟山舉行。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宣布放流活動啟動,省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林健東出席并講話,舟山市市長何中偉致辭。
林健東在講話中指出,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是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務實舉措。增殖放流,既要放好,更要管好。各地要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放流工作,科學合理確定放流品種、數量、規格、時間、地點和方式,加強對民間放流活動的指導和漁業資源管護,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保護漁業資源、愛護水域環境的意識,凝聚起推進漁業綠色發展、產業振興的強大合力。
增殖放流,是國際社會公認并通常采用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水域生態保護的重要做法。近年來,浙江在深入開展“一打三整治”,實施漁業減排限養,推進漁場修復振興和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的同時,廣泛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全省過去3年共投入資金4.7億元,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166余億單位,取得了重要水域漁業資源初步恢復、水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相關區域漁民收入不斷增加的顯著成效。
目前,東海正處在休漁期。保護漁業資源,守護“海上糧倉”,不僅要靠“休養生息”,更要有針對性地增殖放流、勤于“補倉”。活動當天,在舟山市普陀區蓮花洋海域,計有600多萬尾大黃魚、黑鯛等苗種“游”入碧波,為東海“增丁添口”。接下來的一個月,全省江河湖海還將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15億尾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