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面完成土地改革后,浙江金華磐安縣農村迎來一場轟轟烈烈的互助組、農業生產合作社整頓活動,掀起興辦合作社的新高潮。這項早期農村生產經營體制改革,給20世紀50年代留下了深刻記憶,為后續改革作了重要鋪墊。
1955年5月,磐安貫徹中共浙江省委“全力鞏固,堅決收縮”方針,以“自愿互利”為原則開展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整頓工作。52個初級社轉為互助組,退社農戶1430戶,初級社從*多的138個減少至104個。10月,磐安貫徹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再度掀起辦社高潮。年底,全縣初級農業合作社又壯大至504個,入社農戶達16830戶,占總農戶的51.40%。
互助組起源于解放前農民為克服生產困難而組成的臨時、松散、簡單的互助勞動隊,也是解放初期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解放后,在國家大力推動下,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迅速在全國鋪開。后來,互助組全部轉化為農業合作社,完成了過渡歷史使命。
早在1951年2月,磐安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引導農民群眾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指示,在深澤鄉成立*個互助組——陳承職互助組。同年夏天,黨和政府號召“團結互助,解決困難”,發展一批臨時互助組。
1952年春,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貫徹“自愿互利、等價交換、民主管理”原則,確定深澤陳承職,安文陳忠香、陳慶泉,仁川趙老嬌等4個互助組為典型示范組。通過培訓骨干、評選勞模等活動,引導農民組織起來,互助合作。互助組實行勞動換工、評工記分、工資找補、收益兌現的形式,發揮組織優越性,促進農業生產。
1953年夏,磐安共有互助組1830個,入組農戶16287戶。1953年秋天,在互助組的基礎上開始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尖山鎮新宅村的張原永老人親身經歷了互助合作運動,時隔60多年,至今仍記憶猶新。他說,當時,農村生產力非常落后,生活非常艱苦,為了提高生產力,政府派出干部,號召大家組織起來,相互幫助,共渡難關。當時的互助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臨時互助組,一般由幾戶農民在農忙季節臨時組織起來,進行換工互助,農忙過后,即行解散,是互助組的初級形式。二是常年互助組,規模一般大于臨時互助組,組員比較穩定,除全年實行主要農事活動勞動互助外,還實行其它農副業的勞動互助,并且組員之間有初步的勞動分工,有的還積累了小量的公共財產,是互助組的*形式。
“互助組成立后,農戶們干活有了幫手,哪家需要幫忙干農活,登門喊一聲,就會有村民來幫忙。那時,幫忙干活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能管飯就挺不錯了。”張原永說,互助組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幫助老百姓度過了一段艱苦時期,后來大家基本都轉入合作社。
1956年底,磐安組建*社257個、初級社16個,全縣絕大多數農戶成為入社農戶,農業生產合作化程度達到了*。*社實行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化,取消土地分紅,實行按勞分紅。1958年7月,磐安開展初級合作社整合,小社合并為大社。
磐安農村先后經歷了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等形式,促進農村資源有效整合,土地私有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