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根據覆盆子的生長特性、習慣、大小研發出來的覆盆子脫粒機,今年我制造了2臺,一臺機器的脫粒效率可以頂三四百個人工。”日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地區的一市鎮西劉村農戶劉冬春喜上眉梢。劉冬春是寧海冬春果木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西劉村有名的能人,號稱楊梅大王、覆盆子大王,是浙江省覆盆子規范化種植領域*人,自主研發創新覆盆子、楊梅等苗木培育多項技術,同時以農業合作社為樞紐,搭起了與廣大農戶共產共銷的橋梁,帶動附近上千戶農戶致富奔小康。
當地人都說劉冬春是個不安分的人,開瓦窯,搞運輸,養對蝦,什么賺錢就干什么,就這樣成為西劉村*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但在進入21世紀的20年里,劉冬春專心致志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村莊附近的荒山種上楊梅、白枇杷、覆盆子等經濟作物,創造綠色財富。創造財富的同時,不走尋常路,苦心研究,發明了不少農業上的新技術。
前些年,劉冬春通過走訪調研發現一向不被重視的覆盆子擁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后,開始承包田地種植覆盆子,沒幾年就發展到1350畝規模,是一市鎮種植覆盆子*多的農戶。但是,覆盆子果實時間段只有短短15天,同時,覆盆子樹渾身長滿刺,采摘不方便,往往一個人去山上采摘覆盆子回來后,全身衣服還有胳膊、大腿都被覆盆子枝條上的刺劃破,十分不易,采摘效率也不高,往往一人采摘一整天只有十幾斤的量。采摘困難而且效率低下,這個老大難問題讓劉冬春犯愁。為了高效快速地收獲覆盆子,并及時完成脫粒,劉冬春想了好幾天,一邊實地采摘一邊仔細思考??吹礁才枳又l上尖銳的針刺,劉冬春靈機一動,人的手是柔軟的,去采摘肯定要被扎破,如果不用手,用其他鋒利的東西去采摘,以硬制硬會怎么樣。劉冬春趕忙拿了大剪刀直接把覆盆子連果實帶枝條地剪了下來。枝條年年都會長,剪掉無大礙,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劃破風險??墒怯钟幸粋€新難題出現了,剪下來后的覆盆子和枝條連在一起,大批量的枝條,如何將覆盆子從枝條上脫離下來?稻谷可以通過脫粒機脫粒,那么覆盆子也能有這樣的一臺脫粒設備嗎?于是劉冬春苦心鉆研,辛勤實踐,很快畫出草圖,成功地制造出了覆盆子脫粒機,之后不斷加以完善,目前使用的覆盆子脫粒機已經是第四代了。
下雨、陽光過于猛烈對楊梅樹結果有影響,劉冬春就發明了一鍵太陽傘,每棵楊梅樹頂部放置一頂楊梅傘,一個人只要按下鍵,就能控制幾百上千頂楊梅傘,保護楊梅果實的成長,防雨防曬;楊梅活動果園,北方寒冷氣候不適合楊梅樹生長,劉冬春就在南方培育楊梅樹結果,到四五月份快要成熟的時候連盆一起帶到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在那里成熟,使得北方人可以現采現摘楊梅;苗木營養杯、楊梅矮形化、覆盆子烘干室……數不勝數的小發明、小腦筋不斷出爐。劉冬春富起來了,開始發揮帶動作用,村里人紛紛加入劉冬春的合作社,跟著劉冬春一起做。合作社作為樞紐,搭起了劉冬春和周邊上千戶農戶的橋梁,一起實現共產共銷,實現鄉村振興。
多年的苦心研究、發明探索,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劉冬春深深愛上了發明創造。在帶著筆者參觀他的覆盆子基地時,他說有兩個心愿,一個是繼續投身農業創新,今年計劃對幾臺覆盆子脫粒機再升級改造,提升對覆盆子的采摘效率與采摘成果。二是帶動附近的村民一起投身農業創新,通過創新帶來農業效率、質量的提升,帶動人們增收致富,讓家園舊貌換新顏,大家一起奔小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