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變了的是思想與面貌,短短幾年時間,秦州區藉口鎮脫胎換骨、化繭成蝶。道路變寬了、村莊變美了、環境變優了、村民變富了、生活變好了。這一切的變化,就在于扶貧的*上。
藉口鎮位于天水市秦州區西北部,2003年撤鄉并鎮時,由原藉口鄉和鐵爐鄉兩鄉合并而成。鎮域面積233平方公里,地形“四梁三溝一林區”,總耕地面積12萬畝,轄40個行政村124個自然村,共8877戶38645人。現有深度貧困村5個(南峪、埂子、王家河、寨柯、杜家山),計劃2019年全部實現整村脫貧。
*扶貧工作一開始,藉口鎮就按照“生態立鎮、項目興鎮、產業富鎮、商貿活鎮、新城強鎮”,著力打造“一城一化五中心”,努力建好天水西大門。
藉口鎮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57戶9649人,貧困發生率26.16 %;2014年脫貧549戶2550人,返貧13戶50人,年底剩余貧困人口1621戶7149人,貧困發生率19.38%;2015年脫貧380戶1753人,返貧33戶157人,年底剩余貧困人口1281戶5536人,貧困發生率15.09%;2016年脫貧293戶1320人,新識別7戶40人,動態調整自然增加21人,自然減少78人,脫貧回退44戶212人,壓減62戶268人,年底剩余貧困人口988戶 4216人,貧困發生率11.49 %;2017年全鎮脫貧346戶1473人,年底剩貧困戶642戶2743 人,貧困發生率7.47%;2018年脫貧186戶847人,剩余貧困人口467戶2022人。
在指導群眾脫貧的具體工作中,藉口鎮以培育富民產業為主。幫扶貧困戶栽植蘋果、大櫻桃等經濟林果1.66萬畝。以養殖合作社為平臺,每年輻射帶動山區、林緣區貧困群眾發展畜牧養殖3600余頭(只)。在楯子灘建成綜合培訓中心一處。每年共開展各類技能培訓56場次,完成“互聯網+”電商扶貧培訓農民780人次;果樹栽植技能培訓596人次;隴原巧手婦女培訓283人;組織227名貧困群眾參加勞動力技能培訓;38名貧困群眾參加新型農民職業技術培訓。每年組織輸轉富余勞動力8832人次,勞務增收人均在1.5萬元。實現40個村互助資金協會全覆蓋,全鎮互助資金協會會員達到3244人。為16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發放5萬元*扶貧貸款。完成了2015年上磨南山咀21戶97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實施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規劃搬遷寨柯、南峪、杜家山等12個行政村1853戶8216人,其中列入2016年項目1767戶7818人,2017年項目86戶398人。項目建設安置房1853套,配套建設安置區道路、堤防、供水、供電、供熱、綠化、亮化、幼兒園、公廁、綜合服務中心、人防工程等配套設施。搬遷后,為解決群眾就業增收難,群眾原承包地不變的,如五十鋪、四十鋪、三合等村586戶群眾,搬遷后安置區離原有耕地(果園)較近,不影響農業生產,引導他們繼續發展林果產業,保證農業收入;發展個體經營扶持解決一批,依托天水秦州貿城、天水現代物流園等項目建設,發展一批個體經濟戶;以林緣區、山區貧困群眾為主,加大勞務培訓和富余勞動力輸轉,組織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外出務工,增加經濟收入;發展工業經濟吸納一批,借助秦州新城、天水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新型物流園建設,就近吸納一批搬遷群眾進廠務工;發展鄉村文化旅游業致富一批,依托楊家灣蓄水區人工湖開發,扶持發展鄉村旅游解決一批。扶持貧困弱勢群體,以政策兜底幫扶五保戶和一二類低保等特困家庭,讓有勞力的貧困群眾從事保潔、保安等公益崗位。
藉口鎮全力確保扶貧項目落實到位。2015——2018年共完成危舊房改造541戶;為2016——2018年258戶危改戶建立“一戶一檔”,并為3年的危改戶制作了標識牌;完成“三化”共計103456平方米;借助貧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項目,在朱蘆村建設花壇5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種2300余株,安裝太陽能路燈40盞,硬化巷道2651.5平方米,建設文化舞臺一處,新建垃圾堆放點6處,新建干溝截留式垃圾填埋點1處,制作固定宣傳牌5個;在寨子村完成村主街道、文化廣場周邊綠化工程,建設花壇48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種2210余株,新建蓄水池2處,新建垃圾堆放點4處,新建干溝截留式垃圾填埋點1處,制作固定宣傳牌3個。新建、改擴建村級陣地17處。
在教育扶貧上,藉口鎮以“控輟保學”為重點,2018年共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6名;為鎮區2653名學前兒童免除保教費;為2683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為39名符合條件的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為29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雨申報露計劃補助;為13名一二類低保戶、建檔立卡戶中新考錄二本線以上大學生每人辦理臨時救助,為6名新考錄二本線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申報落實2018圓夢大學資助。
積極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職能。以貧困村縣級聯絡員“把脈問診”查找問題為導向,完成產業、軟件資料等方面問題整改15條。加強寨柯、埂子等5個深度貧困村和朱蘆、寨子2個貧困村駐村幫扶管理,借助第三方“釘釘”軟件實現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早晚兩次定位管理和信息化開展工作。市商務局、區政府辦、區人社局等幫扶單位及部門幫扶干部定期開展送物資、送科技、送知識、送溫暖等幫扶對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