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峰區彭原鎮趙溝畎村的一個車間里,伴隨著縫紉機的“嗒嗒”聲,幾十名婦女正全身心地縫制衣服。“在家門口干活,不僅可以照顧老人,還能補貼家用,兩全其美。”提起村里建起的這個“扶貧車間”,成為“上班族”的婦女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2018年,趙溝畎村按照“三變”暨“331+”產業扶貧模式,村集體注冊成立了“村社合一”的慶陽大舜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吸收貧困戶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入股,流轉土地180畝,栽植黃花菜60畝。同時利用閑置的香包廠,購置縫紉加工設備30多臺,與慶陽凌云公司共同創辦了服裝加工扶貧車間。
近年來,西峰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為重點,建立以農產品加工、中藥材種植、服裝加工、剪紙、刺繡、編織、香包制作等為主的扶貧車間,發展“小、快、靈”的產業門類,“以企帶村、村企互動”,廣泛吸納、輻射帶動區域內就業困難人員就近就地實現就業。
全區結合各鄉鎮區域優勢和產業特點*施策,探索推廣了“廠房式”、“居家氏”兩類建辦模式,對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采取“企業+車間+貧困戶”方式,將生產車間建在人口較為集中的村,讓貧困群眾就近上班;對既無法外出務工又沒有固定時間上班的貧困戶,采取“企業+訂單+貧困戶”方式,在完成技能培訓后,把生產原料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實行按件計薪,讓“扶貧車間”真正成為了貧困群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的致富渠道。
近日,大舜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舉辦2018年度分紅大會,67戶入股合作社的貧困戶喜氣洋洋地領取了共21093.29元的入股分紅。“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還能當上股東,領到分紅,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候光明激動地說。
截至2018年底,西峰區已建成“扶貧車間”3個,涵蓋種植加工、香包刺繡等多種生產業態,帶動100多人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就業,其中貧困群眾50多人,年人均實現收入2.2萬元,實現“扶貧車間”進村、貧困群眾進廠、企業和民眾互利雙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