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農科院專家林寶剛等一行5人來我區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黃巖區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黃巖區種子管理站陶永剛站長、貝道正、林飛榮等陪同。
黃巖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夏少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東部屬溫黃平原,是富饒的魚米之鄉,西部是山區,擁有豐富的古老優質種質資源。在黃巖區種子管理站之前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省農科院專家們不畏艱苦赴平田鄉黃毛山村、茅畬鄉、嶼頭鄉、寧溪鎮、北洋鎮等地開展工作,他們上山下田走訪老農,詳細詢問各種古老種質資源的相關信息。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平田鄉一老農技員十五年前收集了8株野生百合,經過十來年馴化栽培,應用于生產,畝產鮮百合3000kg,零售價每公斤80元左右,畝產值達到24萬元。種莖*遠銷售到黑龍江并應用于農業生產。在北洋鎮還收集到了特性早熟10天的兩個茭白老品種,但由于產量較低,農戶在今年這一季種植打算今后不再種植。如果本次不進行搶救性保護,這些農作物種質資源將很快消亡,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鏈將受到嚴重破壞。調查隊員分別對這些極具地方特色的種質資源進行生境調查、照片采集和資源收集。此外,調查隊員還收集了本地南瓜、馬鈴薯、食莢豌豆、農家黃豆、蠶豆等種質資源30份,圓滿完成了本次收集任務。
下階段,我區將進一步協作省農科院做好農作物品種資源進行調查和收集工作,對珍稀、瀕危作物野生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收集和保護,不斷豐富我省種質資源基因庫,從而維持我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源環境,為農業生物育種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種質,提升我省農業核心競爭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