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全國各貧困縣的爆款農產品銷量漲了1591%,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的豆干奪得銷量*名。這可以視為湖南省實施“一鄉一品”“一縣一特”,尤其是2018年以來開展的“一縣一品”電商扶貧的成功案例。
產業發展是經濟活動,遵循市場規律、對接市場需求,這就需要*對接特色。在扶貧“土貨”銷售十強中,除平江豆干外,還有如安徽太湖縣的走地雞、河北淶水縣的核桃、黑龍江海倫市的玉米等扶貧產業發展好的地方,無一不是緊扣特色優勢做文章。
湖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產品種類豐富是公認的。然而,在首屆湖南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之中,保靖黃金茶、華容芥菜、沅江蘆筍沒能出現在榜單之列,令人感到意外。仔細想想,個中道理,說來也不復雜。農產品的競爭已轉變為品牌競爭,品牌戰略就是農產品加工優化升級的關鍵,更是各地正在積極探索和努力破解的難題。平江專場直播,促成當天豆干下單量12619單,有6家省外企業隨即與廠家取得聯系進行代銷和代加工合作;網紅李佳琦在淘寶直播平江特產,“粉絲經濟”帶動點擊率、成交率驟增……完善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的基礎配套之余,平江豆干的營銷手段啟人思考。
過去老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置身市場供應充盈的當下,這句“古人云”已明顯落伍了。放眼四周,既有飄香的酒太多的產品趨同,也有因地處偏遠而“巷子”足夠“深”的緣故。促進農業提質增效,除扎實建設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外,還必須有會吆喝的營銷能力。土味農產品大爆發背后的“推手”,除了電商平臺強大的用戶觸達,還有數以十萬計的攝像頭——它們被架到幾百個貧困縣的瓜田、魚塘、果林里,網紅主播各種花式“賣貨”,甚至縣長們也紛紛扎堆直播間為農產品吆喝。
我們曾圍觀某縣副縣長直播“推銷”香菇,講述品質優良和生長環境等“賣點”時可謂行云流水,還能穿插講解香菇文化、菇民戲表演以及生態旅游等等,不斷增長的觀看人數則是*為直觀和明顯的宣傳效果。若是對產品沒信心、對產業不了解,斷然不可能有這般自信。
在充分了解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多角度講述農產品品牌故事,擴大農產品美譽度,對于許多農村地區來說仍是“短板”。今后的方向,在于靠特色品種立足、靠優良品質爭先、靠知名品牌取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