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國際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對我國肥料進出口貿易產生著巨大影響。近日,在浙江杭州召開的東盟農資商會國際貿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張多維分析認為,已經從傳統的尿素出口國轉變為出口、轉口和進口三種貿易同時進行的國家,利用中國便利的港口優勢和物流優勢,中國未來在國際貿易中所承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變化。
工業尿素需求呈上漲趨勢
縱觀2018年,國際原油、煤價均呈整體上升趨勢,使尿素成本進一步增加。張多維介紹,2018年煤產量3929萬噸,同比下降2%,無煙煤價格從2017年的1000-1200元/噸漲至2018年的1200-1300元/噸,天然氣產量1146萬噸,同比下降5.5%。另國際原油價格自去年12月26日觸底后震動反彈,供應原料減少與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尿素價格上漲。
隨著國際氮肥原料價格的普遍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市場去產能,這也促進了氮肥工業轉型升級。張多維認為,2018年氮肥工業產能整體減少,尿素產能向大型化、先進煤氣化方向發展趨勢未改變,以無煙塊煤為原料,規模小于30萬噸的裝置在市場競爭中劣勢更加明顯,淘汰速度加快。據了解,2018年產能在50萬噸以上規模企業(總產能5525萬噸)全國占比79.5%,同比增加1%,產能在30萬噸以下規模企業(總產能342萬噸)全國占比4.9,同比下降54%。2018年總產能6954萬噸,同比下降4.4%。
隨著供應端精簡,氮肥市場整體也相對規范運行,供需基本處于平衡狀態。據介紹,2018年工業需求增長,農業需求穩定,并且工業需求仍將保持平穩增長。2018年工業尿素需求約1680萬噸,同比增加7.9%。火電脫硝、三聚氰胺、車用尿素等行業需求的漲勢強勁,其他行業對工業尿素需求量基本保持穩定。整體而言,工業尿素需求呈上漲趨勢。
國內外尿素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
政治影響經濟發展,其中,國際尿素貿易受地緣政治影響大。伊朗是印度等南亞國家合成氨和尿素重要供應商,美國制裁增加了國際原油價格和尿素市場的不確定性。張多維說,由于部分國家受到制裁,加上國際市場需求釋放,對高價的中國貨源來說,有出口的機會。
國內方面,氮肥市場主要受環保政策影響較大。《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采用固定床間歇氣化工藝的尿素裝置大都被列入優先錯峰停產的目錄,限制了這些氮肥產能的生產,造成氮肥減產。山東、河南等政府也相繼出臺限制化肥發展政策。張多維認為,安全環保壓力以及環境容量的限制,提高了氮肥行業的進入門檻,這意味著我國氮肥行業將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當然,趨利性也會促使生產轉向其他高利潤品種。我國氮肥行業多年利潤率都在6%之下,與其它化工行業相比,仍是效益較低的行業。以甲醇為例,雖然年末經歷了大幅下跌的市場行情,但2018年1月-12月我國大部分甲醇毛利率超過30%,凈利率超過15%。可以看出,企業如果不能盡快升級適應國內外發展新形勢,轉型另謀出路也未嘗不可。
出口、轉口和進口三種貿易并行
受尿素成本影響,中國貨源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逐年下降,但同時也給進口帶來可能性。2018年尿素出口244.7萬噸,同比下降47.5%;2018年尿素進口16.4萬噸,同比上漲3136.1%。中國已從傳統尿素出口國轉變為出口、轉口和進口三種貿易同時進行的國家。
此外,從世界糧食消費來看,整體處于穩步增長,狀態我國糧食生產有望保持穩定。世界糧食需求超過糧食生產,糧食緊張將拉高糧價,進而提高化肥需求及價格。我國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必然要保障化肥有效供給,我國氮肥農業需求有望迎來一個穩定時期。
預計2019年我國氮肥行業總體供需平衡,市場平穩,但行業盈利水平可能低于2018年。2019年全球尿素過剩量減少,國際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隨著中國國內供需矛盾緩解,中國對出口的依賴下降,尿素由“被迫出口”轉變為“擇機出口”;今年上半年可供出口的尿素資源有限,預計三季度供應相對寬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