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銅梁西郊50公里綠道環線貫通 鄉村振興一根“藤”串起5個鎮街
銅梁西郊50公里綠道環線貫通 鄉村振興一根“藤”串起5個鎮街
農業網   時間:2019/6/20 14:39:00  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數:381

  銅梁西郊散布著多個鎮街,數十個農業特色產業基地、鄉村旅游景點和景區“比鄰而居”,產業業態相近又各有優勢。不過以往,大家都是各自埋頭發展“單打獨斗”。

  兩年前,銅梁在城區西郊規劃了一條長50公里、寬7.5米的綠道環線,并將涉及的巴川、南城、太平、土橋、侶俸5個鎮街13個村(社區)納入當地鄉村振興示范片。6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銅梁區獲悉,這條綠道環線基本貫通,讓西郊5個各具特色優勢的鎮街“葫蘆娃”,串在了一根粗壯的“藤”上。

  綠道+產業

  串起星羅棋布的產業“明珠”

  在綠道環線巴川街道玉皇村段的一塊地圖標牌上,記者看到整條綠道走向。它繞山環湖,串起了成王果業、荷和原鄉、牧堂純草莓基地、新陸有機蔬菜基地、黃角門奇彩夢園、巴岳山玄天湖等大小30多個地標,既有不同業態的農業產業基地,又有知名景區和鄉村旅游景點,還有各村(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

  據介紹,綠道環線圍合內涵蓋了34家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化特色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種植和名特優水產養殖等2.2萬多畝,以及多個鄉村旅游及休閑農業示范村,可謂是銅梁區農業及延伸產業的精華所在。

  綠道開通后不久,玉皇村成王果業的負責人陳貴虎樂開了懷。“帶著上門買果苗的客人在路上跑了一圈,反映特別好。”陳貴虎介紹,這幾天,來的客人絡繹不絕,果苗銷量增加了一成多。

  隨著50公里綠道環線主體基本貫通,以前散布于當地5個鎮街的沃柑、桂花、苗木等產業基地,及多個景區和鄉村旅游景點,被納入到一個“經濟圈”,串起了帶動發展的一個個“明珠”。

  綠道+鄉村

  劃出一片擔綱示范的生態圈

  車行其中,兩側景觀變幻多姿,或綠樹成蔭隨風搖曳,或依山傍湖白鷺紛飛,或苗圃農場林立,或農家屋舍儼然。綠道,儼然成為銅梁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開始,聽說要建綠道,以為就是修路‘化妝’,沒想到還要像大掃除一樣,對村里、房前屋后都整治一遍。”玉皇村11社村民黎龍芳表示,雖然錢不多,但村莊環境好了、心情舒暢了,村民就開始自發整治環境。

  走進黎大媽家,只見庭院干凈整潔,柴草堆碼有序,家禽也被圈養了起來。“現在大伙都想通了,不能讓綠道表面光,兩旁的村莊環境也要跟得上才行。”

  “西郊綠道就像催化劑,不僅箍緊了產業的拳頭,還催化了村莊環境改善、村民習慣養成。”土橋鎮相關負責人感慨地說,隨著綠道環線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沿線的村(社區)居民的生產、消費和生活將贏來新一輪紅利期。

  綠道+融合

  走上一條城鄉融合發展新路

  西郊綠道環線圍合面積達5萬畝,涉及1.5萬農戶,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銅梁區選擇了這一區域作為全區鄉村振興示范片,力爭實現“一年通道路、二年現美景、三年抓提升”。

  如今,*個目標也是*關鍵的綠道環線已基本貫通,下一步,銅梁區將突出抓好鄉村振興,加快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今年,當地依托綠道環線,繼續開展農房和庭院環境整治,完成綠道兩側28公里的喬灌木種植,完善提示標示和導攬等旅游設施,提檔升級沿線近10個村(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此外,還將開通環線公交及主要節點免費WiFi覆蓋。

  “綠道,圈出了大大的生態圈、產業圈、美景圈。”銅梁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將整合力量、資源,以綠道為核心,建設完善便民服務、游客接待、農產品交易、農事體驗等設施,力爭至2020年,將其打造成具有廣泛影響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